幻灯片的仿与造设计PPT

模仿的方法论丨我该如何模仿一幅作品

2017-05-09  本文已影响106人  听行长的话

前几天给大家介绍了「仿 • 造」栏目,还不了解的同学点击这里回看:模仿与创造丨行长的设计练习库


「仿 • 造」的第一部分,就是先模仿。

表面上看,模仿十分简单:

「不就是照着画嘛,谁不会呢?」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有的人模仿一张图只要半个小时,或者更快,效果就能很不错?」

「而你却要花几个小时,效果可能还依旧不理想?」

当然这里面有熟练度的关系,但是更重要的,是方法和思路的问题。

要知道,模仿最重要的就是思路。

下面我结合自身经验,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应该如何模仿一幅作品。

- 1 -

模仿需要结构分析能力。

在模仿开始之前,我都会先做一件事:分析图层顺序。

这一步耗时很短,但却非常重要、非常关键。

在这一步里,我们只需考虑大块整体的东西,先将画面的主要元素分成若干部分,然后观察原图,确定它们的叠放顺序。

以前天的第一例「仿 • 造」图为例,我们可以将它简单分为「天空背景」、「太阳」、「地面背景」、「文字与装饰」四个部分。

接下来我们观察原图,可以发现:

-「太阳」在「天空背景」的上面;

-「文字与装饰」在「地面背景」的上面;

-「天空背景」肯定是最下面的图层;

-「文字与装饰」没有被任何遮挡,所以是最上面的图层;

而剩下这两部分,一个在画面上方,一个在画面下方,好像互不干扰,无所谓顺序问题。

那接下来我将再给你介绍一个确定图层顺序的依据 ——考虑具体实现效果。

什么意思呢?还是接着讲刚才的例子。

刚才那个案例中,「太阳」部分只是露出了半圆。

我们可以绘制半圆来达到所需效果,也可以绘制整圆,通过「地面背景」部分遮挡住「太阳」的一半,一样能达到所需效果;

而直接绘制整圆相对简单,所以我们一般采用后者。

所以最后确定图层顺序如下图。

(▲点开看大图)

注意啦,敲黑板,划重点啦:

使用图层在前者遮挡后者,以简化绘制过程的做法,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技巧。不管是在鼠绘,还是在常规排版设计里。

再比如昨天的「仿 • 造」的案例里,重叠的小山只露出了很小一部分,绘制的时候就只用调整露出来的部分,通过更改叠放顺序来实现;而不必每个都小山都绘制成跟看到的一模一样。

通过绘制前简单的分析,我们在模仿前已经大致「心中有数」,临摹时自然思路更清晰,操作起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分析图层顺序,就是分析画面结构,这应该是进行模仿的第一步。


- 2 -

模仿不必做到 100% 还原。

刚开始模仿时,心中总会有一种「妄念」:我一定要模仿得和原图一模一样,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

再加上可能看过某些大咖也提倡,新手模仿要尽量做到 100% 还原,这个「妄念」便更加深入脑海。

现在,我想告诉你,你该把这个「妄念」放下了。

我不是说要和那些大咖唱反调,证明自己多厉害,而是想说,你可能理解错他们的意思了。

回想一下,「我们为什么要模仿?」

或者说,「我们究竟是要模仿什么?」

你可以有自己的答案,而我自己的答案是:

模仿是为了提升自己画面处理的「感觉」,具体讲就是,如何配色、如何构图、如何排版,如何把握作品的基调与情感等等;

所以我们模仿的重点应该落在「排版布局」这种大块的方向上,而不是纠结于画面中那些「不那么重要」的小细节。

这里我所说的「不必 100% 还原」,并不是说可以自己随心所欲的制作(那样就不叫模仿了嘛),而是说,我们只需将重要的部分 100% 还原,而另一些则只用做到大致相似就可以了。

要做到这点,需要我们能分辨画面的「大环境与小细节」。

「大环境」就是那种占画面很大部分的东西,比如背景,画面主体等等,它们包含了画面绝大部分的「排版布局」,这部分要尽量做到 100% 还原;

「小细节」主要是画面的装饰图形,或者图形的弧度、粗细等等,这部分内容做到大致相似就好,不必过于纠结,甚至可以替换成另一个同类型的形状;

但是这里还涉及一个「不同细节在画面中的作用大小」的问题,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以后再和大家详谈。

用个不是特别恰当,但便于理解的说法:

对于画面中很显眼,或者很大的部分,属「大环境」,要 100% 模仿还原;

对于画面中不怎么显眼,或者很小的内容,属「小细节」,只需做到大致相似即可。

(▲第一例中的云)

举个例子,第一例中,天上的两朵云属于装饰图形,我模仿的时候就不用非得做得和它一模一样(而且我认为最上面那朵云还挺丑的);

绘制的时候云上半部分弧度大一点小一点都没关系,或者我直接用个类似的云型图标替换掉很可以,这样更加节约时间~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

不管是「大环境」还是「小细节」,一定要保证它们的颜色、位置、大小与原图一致;

对于「小细节」,即使不要求一模一样,也应尽量保证同类型,或者大致轮廓相似

卸下要「完美模仿」的心理负担,你再模仿起来会不会更有信心一点呢?


- 3 -

使用高效率工具。

前面两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模仿的一些「道」的层面,这部分给大家简单介绍点「术」的知识。

这部分的内容非常多,这里挑出模仿中经常使用到的几点,给大家介绍一下。

1、使用「快速访问工具栏」

有很多高频使用的操作,比如居中对齐,置于顶层/底层,形状布尔运算等等,它们的按钮都藏在菜单栏身处,一般需要多次点击才能找到;

将它们添加到「快速访问工具栏」里,能极大的提高使用效率。

操作方法:将鼠标光标放到这些按钮上,点击右键,选择「添加到快速访问工具栏」。

「快速访问工具栏」默认位于功能区上方,点击最后的小三角,选择「在功能区下方显示」,将其移到下方,更方便点击。

2、使用快捷键

PPT里有很多的快捷键,虽然死记硬背下每个快捷键没有意义,但是熟记几个常用的快捷键,还是能极大地提高操作效率。

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推荐大家记住的快捷操作。

• 复制/粘贴不用说,肯定都会:Ctrl+C/Ctrl+V

• 快速复制对象:按住Ctrl键,拖动对象

• 等比例缩放:按住Shift键

• 组合:Ctrl+G;取消组合:Ctrl+Shift+G

3、使用PPT插件

PPT插件本身就是为了提升效率及实现特殊效果而生,一款好用的插件能让我们的操作过程更加得心应手。

我个人常用且推荐的有 4 款插件:Onekey Tools 8(简称OK 8)、口袋动画PA(简称PA)、Lvyhtools、islide

关于插件的用法、介绍等,以后会和大家介绍到,这里就不多说了。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模仿最重要的是思路;

模仿前先分析画面结构,想明白图层顺序;

模仿时把握「大环境」全模仿,「小细节」近似模仿的原则;

制作时多使用高效率工具,提高效率。

看完文章,有什么想法?

写在留言区告诉我吧~

回见。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就点个喜欢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