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环无罪,媒体却连环报道人家的生活,那谁来呼吁追责有罪之人?
摘要:现在的受众都不傻,把法治专栏做成情感大戏也没人会沉沦,情感报道或许能激起一时的涟漪,而涟漪过后就是平静的思考,情感能激起多大的涟漪,平静的思考就有多深刻。如果试图转移舆论视线,用悄无声息的手法降低舆论压力,让人无法接受,用客观事实引导社会舆论是媒体之责,严肃的法治事件被移花接木降低受众情绪时,媒体就有些背离初衷了吧?
8月4日,江西省高院作出无罪宣判,被羁押9778天、近27年的张玉环终于重获自由。
三天了,几乎看不到有媒体呼吁对造成冤案之人的追责,从一开始就是不停报道人家的生活,受众的确关心出狱后的张玉环如何生活,媒体刚好迎合这一需求,发出连环报道,从与家人团聚,到深挖宋小女的回应,够了!受众除了关心张玉环的生活之外,更关心的是如何真正平冤,造成这一冤案的有罪之人会受到何种处罚,绝非用赔偿了事就此平息。
图源网络(侵删)只有让有罪之人真正绳之以法,冤假错案才会越来越少,张玉环重获自由并不意味事情的结束。当初是谁判的?刑讯逼供之人是谁?又是谁主使的?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把张玉环作为替罪羊?他们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这些都是受众迫切关心的问题,如若没有媒体呼吁,那这些问题将会逐渐被舆论的浪潮淹没。要拨开层层迷雾,离不开相关人员的追踪,离不开受众的关注,更离不开媒体的引导功能。
一件热点事件发生,必定会惹来多家媒体争抢新闻时效性,第一家在第一时间报道事件真相,第二家就会换个角度深挖,而这一次似乎大家都挖到一块儿去了,不约而同的挖人家的生活,挖张玉环的家庭组成,挖其妻子的态度,挖其妻子现任的高度……不知道他们还想在张玉环生活上挖到啥地步才肯罢休。至于为什么不去挖冤案背后我们不得而知,但对于张玉环的生活报道,真的够了!
现在的受众都不傻,把法治专栏做成情感大戏也没人会沉沦,情感报道或许能激起一时的涟漪,而涟漪过后就是平静的思考,情感能激起多大的涟漪,平静的思考就有多深刻。如果试图转移舆论视线,用悄无声息的手法降低舆论压力,让人无法接受,用客观事实引导社会舆论是媒体之责,严肃的法治事件被移花接木降低受众情绪时,媒体就有些背离初衷了吧?
或许说,现在这阶段除了等待结果,再多的舆论也是徒劳,只有坐等一个彻查的结果。即便如此,媒体深挖人家生活的锄头也该放下了,可以还他们以平静,一起守候彻查结果,那时在来一个轰轰烈烈的报道岂不更得人心。从一个角度过度深挖,难免有打扰之嫌,本是一个刚从困境解脱出来的家庭,能恢复平常就不易,又何必营造一种幸福美满的样子呢?
真正令人发指的是事件背后的秘密,而非人家的生活之事,还望媒体能回归自我,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别让事情的本质颠倒,请不要在深挖生活大做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