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嬴政残暴却不知他的孝道,看历史上几则尽孝的故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是一个注重家庭的民族,孝”作为一种伦理,是在西周时期正式提出的,概括起来,在当时,主要是家庙文化。百善孝为先,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1 黄泉见母
郑庄公,叫寤生,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呢?据说,他母亲武姜快要生他时,一点反应都没有,一觉醒来,发现被子里多了个人!所以就给他起了这么个名字,怎么有点二狗子、大蛋……的风味儿呢。
再后来,武姜又生了一个儿子----共叔段,这共叔段生的是一表人才,再加上外表机灵,武姜很是喜欢这个小儿子,武姜就不停的给郑武公吹枕边风,想让他立共叔段为太子,奈何郑武公意志坚定不为所动。
郑武公薨,寤生即位,是为郑庄公。
武姜太溺爱这小儿子了,就找到郑庄公,说,你弟弟封地也不多,再封他一块吧,国都和虎牢,你看哪个合适?
郑庄公说,这两个都是要地,虎牢易守难攻,父亲在世时叮嘱我不能封出去,国都也不行啊……
老太太急了,就说,今天反正你得封一个,国都不行,那就虎牢吧。
最终,将国都给了共叔段。
得了国都后,这娘俩儿真没闲着,招兵买马,操练士卒,蓄养死士,一样没落下。
这些举动,被朝中大臣看到,纷纷秉明郑庄公,老成的郑庄公卖了一个破绽,共叔段举事不成,兵败自杀。
对于他母亲,郑庄公发下毒誓:
不及黄泉,无想见也!
后来,颖考叔提着几只鸮鸟去见郑庄公,成功化解了郑庄公和他母亲武姜的矛盾,最终,武姜被重新接入宫中。国人看到郑庄公亲自驾车,无不额手称庆。
2 太子申生被逼自杀
晋武公晚年,娶了齐桓公的女儿齐姜,或许是年龄原因,晋武公的儿子姬诡诸和齐姜私通,并且有了个儿子----申生,后来姬诡诸即位为晋献公,立申生为太子。齐姜死后,晋献公宠幸丽姬。
丽姬就想着让晋献公改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但是申生素有军功,且礼贤下士,朝中大夫亦是支持他,所以要想一下就给换掉不现实。执着的丽姬做了长期规划,采用蚕食法,先制造申生和晋献公不信任的矛盾,最后给予致命一击。
机会来了,这天申生祭拜母亲,然后进宫看望父亲,不巧晋献公出去围猎了,之后将胙(其实也就是块腊肉吧)留在宫中了,这本是一种礼节,被丽姬利用了。
等晋献公回来,已是五天之后了,一看儿子送来了五花肉,很是开心,就准备吃,丽姬说了,这肉是从外面进来的,我们要小心一点为好。就让宫人找来一只狗,扔了一块给它,这狗吃了立马躺地上死了,后来又让一宫人吃,也是很快就死掉。晋献公怒了,马上召集臣子,以关东五为将赴曲沃讨伐申生。
或谓太子曰:“为此药者乃骊姬也,太子何不自辞明之?”太子曰:“吾君老矣,非骊姬,寝不安,食不甘。即辞之,君且怒之。不可。”或谓太子曰:“可奔他国。”太子曰:“被此恶名以出,人谁内我?我自杀耳。”十二月戊申,申生自杀於新城。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
最终,申生自杀于曲沃。
3 嫪毐与赵姬
赵姬,是赵国人,因异人继承秦国国君之位,一家三口由吕不韦从赵国顺利护送到秦国。异人体弱多病,没多久便驾崩,然后赵姬的儿子,也就是嬴政即位。
赵姬则整天闷守宫中,甚是无趣,吕不韦就给赵姬找来了嫪毐,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和嫪毐生了两个儿子。
《说苑·正谏》:“秦始皇帝太后不谨,幸郎嫪毐,封以为长信侯……饮酒醉,争言而鬭,瞋目大叱曰:‘吾乃皇帝之假父也。’” -----汉代刘向
虽说是秦王的假父,毕竟是假的,不是自己亲儿子。天下父母心呀,这嫪毐膨胀了,开始为儿子考虑了。于是先发制人,想给嬴政一个措手不及,结果被反杀。只能说嫪毐太单纯了,凭自己一杆枪就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有着几百年基业的秦国?
赵姬和嫪毐这事,国人传的沸沸扬扬,嬴政也非常尴尬,最终还是将母亲接入宫中。
小结
善事父母为孝。
这是《尔雅》对孝的定义。
作为两千多年前的一种伦理,传承至今,其旺盛的生命力自不必说。历代名家对此亦是进行了改进。
比如提倡“遵周礼”的孔子,在《礼记》中说
《礼记·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孔子认为,孝是人性的准则,是道德的基本原则。实际上,这个标准自然适用于现在,它在融合家庭、凝聚社会起着积极的或者说是不可或缺的作用。两千多年的传承,这种意识,其实早就融入到每个人的血液中了,化作为一种无意识的行动了。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留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