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电影

小时候的我们到底有多真

2018-11-25  本文已影响7人  喵淼电影

周末在广场玩,遇见一个小男孩。

大概六七岁,正跟妈妈说着学校里的事。

他突然提高了语调说,妈妈,我今天又交了几个好朋友。

满脸的兴奋喜悦。真让听见的人也为他高兴。

朋友两个字是有重量的。

长大之后,我们身边还留有几个朋友呢。

音乐app上,周华健的《朋友》下面的评论,多少唏嘘泪眼。

一生当中,真正的好朋友,好像只在年少时才有。

今天想聊一部电影,跟童年和友情有关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门在风吹下闭合,啪嗒啪嗒作响。

嘈杂的喧闹声,从门里泄露出来。

这是一间教室,老师来晚了。

老师生气了,不就来晚几分钟吗,你们就反了天了,有点纪律性吗?

这一幕好熟悉有没有!

接下来当然例行检查作业。

小主人公阿穆德是个乖孩子,作业整整齐齐交上来了。

可他的同桌穆罕默德遇到了大麻烦。

穆罕默德有些粗心,经常忘记自己的作业本。

不是不写作业哟。

这一天老师很愤怒,逼问穆罕默德忘记多少次,还把他写在纸上的作业撕了。

警告再有下一次,就要开除他。

阿穆德无助地看着同桌兼好朋友哭鼻子,却拿老师一点办法也没有。

然而更严重的事,还是来了。

放学时,阿穆德不小心带回了穆罕默德的作业本。

回到家,帮妈妈做好家务,开始写作业时才发现。

跟妈妈再三解释,他要去还作业本,这件事很严重。

妈妈只是顾左右而言他。不写完作业不准出去玩。

他只有趁出去买面包的机会,用速度去争取。

我想说,这是一场英雄之旅,虽然他几经周折也没有达到目的地。

伊朗乡间山坡上特有之字形小路。阿穆德奋力奔跑。

山的那边有什么?

好朋友穆罕默德的家。

可是他家住哪儿啊。

打听了几个人,跑了快半个村庄,没有人知道。

同学给了个线索,可以先找到穆罕默德表弟家。

跑到表弟家,听说表弟去了阿穆德的村庄。

阿穆德沿路返回,又被爷爷故意拦住了。

爷爷有个奇怪的言论:

为了让孩子有纪律性,要有奖有罚,奖励可以不兑现,惩罚一定要有的,这样他才能长记性。

阿穆德听到有人叫铁匠穆罕默德,怀疑他是好朋友的爸爸。

几次问他,铁匠只是不理。顾自骑上毛驴走了。

阿穆德只有跟在后面飞奔。

再次翻越山坡……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享誉世界著名伊朗导演,作品有《特写》、《橄榄树下的情人》等。

这是他执导的第一部长片,1989年,获得第42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铜豹奖。

在伊朗,电影审查很严,政治和妇女是敏感话题。导演们“不得不”转向儿童片领域。

从阿巴斯这部电影开始,涌现一系列优秀儿童片,从儿童的视角,关注底层民众的生活,如《小鞋子》、《天堂的颜色》。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中多用简洁的长镜头,让伊朗乡间的自然风光具有了诗意和美感。

天黑之后,阿穆德在老木匠的陪同下,去找穆罕默德。

老人一路上在诉说他的孤独,时代在变革,精美的木工被铁器替代。

大人和孩子之间如同两个世界,各说各话,完全无法交流。

强权与冷漠,一点点对孩子的童真,进行着挤压。

好在孤独的老木匠,在这个漆黑的夜里,给了阿穆德一点温暖。

有时候,没有理解,陪伴就是爱了。

风雨交加之前,孩子终于回到家。

阿穆德决定替好朋友写作业了。

第二天,没有作业的穆罕默德,在等着来自老师的暴风骤雨

阿穆德迟到了,小手脏兮兮的。

奔波了半天,回去写作业。

起来晚了,都没来及洗手吧。

可是,赶在老师检查之前,他带来了穆罕默德的作业。

默罕默德的小脸瞬间雨转晴了。

就为这个笑脸,阿穆德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反观我们,是有多久,没有再为别人,真诚地着急一回了。

我们那真诚的笑容,澄澈的眼睛哪儿去了。

王小波说,生活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所谓成长,更像是一场损毁。

我们终究面目全非,长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我们没有朋友,可是我们当得起“朋友”两个字吗?

电影结尾,穆罕默德的作业本里,有一朵小黄花。

很多网友都说,这朵小花温暖极了。

真让人飙泪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