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自己我想我该知道学习成长

你那么怕谈钱,你一定很穷吧

2016-06-25  本文已影响5115人  陶瓷兔子

U小姐在自己的公号上发布了她最新收费微课的消息,没到三个小时就愤怒的将一张截图扔进了微信群,“我简直要被这些人气疯了...”

她截图的那些评论是清一色的质问和讽刺:

“哎呦,粉丝多了出息了是不,以前都是免费分享的,现在居然还要收钱...”

“真是利欲熏心人心不古啊,果取关...”

以及“你怎么不钻到钱眼里去呢,我们每天看你的文章给你捧场,你居然还要收我们钱。"

小U气的咬牙切齿,“我为了这个微课,在图书馆看了等身高的书,一本一本看完,花钱花时间花心血,我收费怎么了?又没逼着他们听。”

而评论中真正戳到她痛点的,还是那句,“你这么爱钱,是有多穷啊...”

她的声音已经微微带了哽咽,“我就是穷,不比有些人生下来就含着金汤匙,可是就是因为我穷,才要更努力的挣钱,我没偷没抢没诈骗,靠自己清清白白的努力挣钱,有错吗?”

我忽然想起曾经有一位读者也给我留过这样的言:“我希望你多谈梦想少谈钱,不要引导大家都向钱看,万恶的金钱有什么好鼓吹的?人一有钱就变坏,年轻人可不能这样。”

我中学的时候曾经有一位同学,那是个安静的有些腼腆的少年,他成绩一般,性格普通,每天都蜷缩在靠墙一排的位置上,低着头不知在做些什么。课间偶尔被打闹着的同学碰撞一下,也从不出声指责,只是抬起头不满的看上一眼。

就是这样的一个少年,初二的时候,他家所在的村子开始拆迁,只一个暑假过后,他摇身一变成为了班里最有钱的人,整日纠集臭气相投的一些小混混围绕在自己的身边。上网,抽烟,在后操场堵截女生调戏。逐渐他不再来上课了,买了一辆特别拉风的山地车,每天放学的时候在学校门口炫技并调戏女同学,和那位白发苍苍的教导主任争吵:

“你别在学校门口骚扰其他同学,到其他地方玩去。”

“老子有钱,你管的着吗?”他恶狠狠的竖起中指,一只脚脚支住单车,骂出更多不堪入耳的脏话。

我们班的墙上,还贴着初一入学时候的合影。以至于我屡屡在打扫卫生的时候看到那个站在后排的,有些怯懦腼腆的少年时都会有些恍惚。这是同样的一个人吗?怎么会是同一个人呢?

直到毕业多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茶足饭饱之后有人谈起他,“听说这小子被弄牢里去了,故意伤人,这不,所有家底拿出来赔了个精光还把自己搭进去了。”

有人感慨,“他真是有钱之后完全变了个人啊,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他没有变,他一直就是这样的,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坐在我身边的女孩苦笑一声开口。

“我跟他同桌,每天谁碰了他,说了他,招惹了他,他都会拿把人家的名字刻在墙角,每天用脚踩来踩去,变着花样咒骂人家,老是看一些小黄书,还常常嘴里不干不净的。还威胁我不许给别人说...”

我们常常感慨金钱让一个人变得目光短浅,虚伪,自私,奸猾,嚣张,阴险。仿佛一进了金钱的染缸,就再无干净之日。可实际上,金钱从来不能让人变成某个模样,除非你本身就是那个模样。

钱与权是一面自带放大效果的镜子,能够将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都暴露无疑。

我很喜欢吴晓波写过的一段话:

金钱真正让人丧失的,无非是他原本就没有真正拥有的。而金钱让人拥有的,却是人并非与生俱来的从容和沉重。金钱可以让浅薄的人更浅薄,也会让深刻的人更深刻。金钱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同样,人也可以改变金钱的颜色。

这个社会永远不乏对金钱的狂热追求,也不乏钱权到手之后的失态与失控。

世界像是被分成了两条泾渭分明的河流,爱钱的俗人和不爱钱的清流各执一词,你说我真恶俗,我说你假清高。你说我拜金,我说你禁欲。双方为谁更加正确而争执不下。以至于有些人开始越来越怀念过去----

过去,那个大家一起穷着的日子,那个人人愿意免费加班免费服务,一谈到报酬的金钱都避之不及生怕显得自己不够高尚的时代。

可是我们总是要成长的。

从对金钱报酬就讳莫如深,觉得侮辱了自己的人格。到盲目的金钱崇拜物质为上。这样小心翼翼的平衡与试探,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

金钱诚然会让人失控,它也会让人得救。问题的源本并不在于财富的多少,而在于拥有财富的那个人,是否能学会驾驭这辆马车。

只有驾驭不了金钱的人,才会恐惧财富,因为他并不清楚财富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冲击,也不够自信自己能否抵御的了这样的冲击。

只有用拒绝掩盖不安,用冷漠遮挡渴望。

英国人用三代培养一个贵族,我们一拆就整出一村的百万富翁。财富来的太突然又太容易,以至于它很容易就能够煽动一个人穷久了的心,让他穷奢极欲,极尽一切奢侈才能体验金钱带来的快感。

这些人有钱吗?并不,他们的骨子里仍然是穷人。他们对金钱的态度仍然是既热爱又恐惧,因为他没办法驾驭这个他不懂得的东西。

他们的财富只到口袋,尚未至头脑。

一个没有拥有过财富的人会惧怕财富,厌恶财富。那真的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从远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基因里留下这样的信息----

小心那些未知的东西,它可能会很危险。

我并不是个有钱有势家庭出生的小孩,可是从上小学开始,母亲就会坚持每周给我定额的零花钱,想买东西花光也好,想要存下来也好。那笔钱并不多,却也足够一个孩子去买几样校园附近各种琳琅满目的零食和玩具。

而我在连续一个学期每周都把钱花光光,尝遍了小卖部里所有的零食,拥有了几乎所有的小玩具时。我真的就不再喜欢了。我把那些钱攒起来,每个月去逛一次书店。没有人教育,没有人训斥,没有人引导。那就是一个孩子在体验之后自己的选择。

当我长大成人,有时去学校门口接小侄女放学,看到许多孩子眼巴巴的瞅着小卖部里的冷饮,而家长不耐烦的说着“吃那些不好”,便把孩子拉走的时候,都会觉得有点庆幸和心酸。

我曾经亲眼看到过一个被父母勒令,“不准买零食”的小孩子,从同学那里借来了五毛钱,买了一包看上去像是三无产品的小零食,津津有味的狼吞虎咽的样子。

那些孩子从那么小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锻炼自控的机会,他们的自制只能依靠外界的约束和管教,一旦有机会冲破,反而会去尝试并且享受失控的乐趣。

他们长大会怎么样?他们对待金钱的态度又会是什么样?

我不知道,也不敢想。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过一句话,是有关人对财富最好状态的描述:

对金钱和物质抱有温热的热爱,不拒绝,不贪图,懂分配,会珍惜。

而要达到这个状态,并不能只靠“书上说说”而已,你需要先有钱啊,哪怕不多,只要是属于自己的,不影响维生的前提下可支配的数额便好。这也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财务自由”的原因----

金钱会给予你更低廉的试错成本,给你更广泛的选择,以及更有保障的自由。

你只有拥有过,才有机会学会使用和驾驭。

你只有给他翅膀,他才能学会飞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