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和音乐会

2019-02-05  本文已影响0人  月牙年轮

01
又是一年春节到,又是集体拜年时。抬头看春晚,低头弄手机。从短信时代到微信时代,过去十年甚至更久的春节,我们在字里行间给亲友们拜年。发出似曾相识的文字,收到毫无区别的祝福,眼神扫过迅速进入收红包和集五福的狂欢。
拜年习俗,古来已久。不管是什么形式,都表达着美好的祝愿,都是维持社会关系的方式。小时候,一点都不喜欢拜年,看着大人们寒暄、送礼,来去匆忙,我就在百无聊赖中等待晚上回家。长大后,我还是一点都不喜欢串亲戚,要应付各种涉及隐私的关怀,要礼节周到不失热情。近两年,有了新的看法,亲朋好友数量有限,平日难得联络,节日拜年更要真诚,维系血缘或情谊,需要付出。
于是我盘算着换个方式拜年。孩子还小,时间也短,面对面逐一拜访可能性不大,但打个电话总比发个信息的互动性强。挨个打电话,竟也是百般滋味。
通讯录上的名字很清楚,但想不起来是谁,曾有过怎样的交集了。一直保留的名字,打过去早已更换了主人,不得不删掉。不管是谁忘了谁,总之是相忘于江湖,缘分已尽。
少年最是感情深,都说同学情更重。昔日好友,也只能是问声最近可好。同学,老家都在一起,约了时间约了局,不知何时再见续旧谊。
曾经的同事,反倒越聊越浓,大有种兄弟们喝几瓶的感觉。想想也是,当年共同奋斗,是生命里高奏的凯歌,未来不期,且行且珍重。
还有我敬重的老师。去年电话没打通,失落了许久;今年继续打,打通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恩师如父,“不尝试永远不可能,尝试了就有可能”,这是当年我质疑写论文意义的时候你的回答,成为了我行为的指导。没能学会你的才华,你的师德使我心光明。
还有过去的老板和朋友,聊聊生意,聊聊未来,或许还有交集......

02
电话拜年,也是退而求其次。真正的交流,还是面对面。有人觉得这种方式“太傻太落后”,即时通信工具能随时文字对话,语音交流,视频通话,谁还车马慢慢摇回记忆深处的长亭古道。
然而,现代人太孤独了。互联网连接世界,也让每个人成了一座孤岛。放下手机,关闭Wifi,你几乎不知道除了发呆还能做什么。
人类最大的特征是高度的社会化,祖先们过着群居的生活,寻找食物和休息之余,彼此梳理毛发建立了亲密的的感情纽带。剑桥大学脑神经专家巴里·克韦恩(Barry Keverne)的实验证明,相互梳理毛发两个动物会建立互相信任和负责的关系。斯坦伯格(Robert Sternberg)的爱情三角理论也证明了这样的结论,亲密程度和互动频率正相关。
套用这样的理论,微信文字的互动性比较低,彼此之间感受到的亲密程度也会比较低,如果你不把彼此交往当做礼节性任务,打电话比发信息要好,面对面比打电话要好。因为人类也需要互相“梳理毛发”来维持关系。
年少时清傲,觉得社交是从众。年岁渐长,见到更大的世界,方知自身的渺小,也便懂得情谊之重。情谊分两种,一种是血缘,一种是朋友。邓巴(Robin Dunbar)指出,个人社交网络中,50人层次中有超比例的朋友,150人层次中有超比例的亲戚,因为对待亲戚投入的成本更小,所以家庭是稳固的,而友谊则是脆弱的,一旦维护不当,就会成为点头之交。
这些朋友为什么会成为朋友?基本上是文化因素,例如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出生地,相似的教育背景,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世界观等,相同点越多,友谊越牢固。
当和朋友一对一面对面比较难的时候,很容易想到另一种方式——聚会。

03
聚会可做的事情太多了,吃喝玩乐,吟诗作赋。我选了自己最不擅长的音乐会。
2019年12月21日,我会举办一场音乐会,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参加。也就是在今天,我在朋友圈发布了这样的预约信息。我和音乐,从无交集。想学音乐,由来已久。从来没有开始过,倒也无妨,逼自己做一件事,也未尝不可。
人类历史上,尼安德特人很会唱歌,史蒂芬·米森(Steven Mithen)认为这是帮助他们度过冰川时期的一种特殊能力。音乐,作为梳理和笑声的延伸,也具有激活安多芬的能力。安多芬,给人的感觉就像温和的鸦片,带来轻柔地镇静、愉悦和安宁。
我完全不懂音乐,但音乐中有憧憬的一切,有一切人类的美好感情。为了和亲朋好友们一起感受美好的东西,我更愿意办这个音乐会。
我的音乐,你的舞步;你的歌声,我的掌动。不为别的,就为真情。
期待吧,我们共同的2019。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