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

2018-07-28  本文已影响624人  刘英滕

最近觉得自己的 know-how 不够,想研究一下它的本质,以及个人可以如何提高。这里需要引入知识管理里的概念,「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

有时候,我们很自然地就知道某事该怎么做,但却很难把这总结为行动方法论教会别人,这背后便是隐性知识。跟显性知识不同,显性知识是能明确记录下来的公式、规范、符号等知识,但隐性知识是我们心里知道但难以表达的知识。

隐性知识的特征

隐性知识的类型

  1. know-how 层面:来自亲身经历、洞察力、直觉、预感及灵感等,表现为具体的技能、行动论。
  2. 认知层面: 信念、理想、价值观、心智模型等,影响我们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理解。

两种知识的相互转化

to 隐性知识 to 显性知识
from 隐性知识 社会化 / 群化 / 默会和顿悟 外化
from 显性知识 内化 系统化 / 组合 / 融合与解束

隐性知识→隐性知识
个人间分享隐性知识主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师传徒受是最典型的。由于近年的信息技术发展,不少互联网知识交流平台也能为此创造条件。
执行方式:与优秀的人共事、交流

隐性知识→显性知识
把隐性知识转化为别人容易理解的形式,常见方式有类比、隐喻和假设、倾听和深度会谈等。
执行方式:写作、向别人教授

显性知识→显性知识
把零碎的显性知识整合起来、系统化、专业化,个人知识上升为组织知识,能为更多人共享和创造组织价值。
执行方式:建立群体间的 wiki(知识库)

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常见方式有培训、实战、自我学习。


个人感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