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玩伴儿,才是童年
之前,奶奶总是说,多多不知道与小朋友们玩,只顾自己玩自己的。我也有这样的感受——多多不合群呢!
年前,我带多多去看望同事家的小孩。可是,到了同事门口,无论如何他也不进家门,就只守在门口,只要进一步就会哭。就这样,隔着门槛,我和同事聊了几句。这简直和去年秋天守在我家门前的元宝是一模一样——不肯进来,动动就哭。
春节过后,多多之前的高冷或是腼腆,竟一扫而光。现在,他巴不得每天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呢!就像我的大侄子,每天都要和小朋友们玩累了才肯回家,或者像我们小时候疯玩不肯回家的样子。
有个玩伴儿,才是童年不得不说的一个事实:多多没有发小式的玩伴,只是那种今天说一句谢谢,明天说一句再见的短暂朋友。当然,这是我们的原因——我们都不是本地人,因工作移民而来。所以,多多的玩伴中,没有今天约明天的朋友,只有当下的玩伴,而且叫不上来名字。
我在农村长大,有一起玩儿大的发小,有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兄弟姐妹都陆续成家,发小们联系的越来越少。可是,当我回忆起童年的时候,我总能清楚的说出他们的外号,也能回忆起一同玩闹的情景,开心的或不开心的。
多多的“孤独”,我是早就注意到了,但并不能感同身受。我还是期待他有个固定的童年玩伴儿,有个可以叫得上名字的好朋友,有个可以家庭都都彼此熟识的发小。不然,多多的童年是不是太临时了呢?我想,有如此想法的父母,应该不只我一个。不然,我们怎么会对为孩子攒个“玩局”而一拍即合呢?
有个玩伴儿,才是童年多多和小驰姐姐玩的很开心,一会儿要干杯,一会儿要跳舞,一起跑步,一起坐车,手牵着手走走看看,笑笑闹闹,满头大汗也不要坐下来……我想给多多的就是这种感觉:可以真正的分享彼此的一段时光和喜乐,而不是那种礼貌式的邂逅。
有个玩伴儿,才是童年多多和豆豆就像彼此的影子一样,一切都要同步。豆豆玩汽车,多多就要玩汽车;多多要喝奶,豆豆也要喝奶,他们就靠着沙发坐在地上开始了碰杯式的喝法;豆豆玩游戏,多多就在旁边夸张的表演……待我们要走的时候,豆豆和多多都舍不得,只是多多还不会表达,豆豆却非要跟着多多到我家来。这是一段兄弟相亲的时光,真实而美好。
有个玩伴儿,才是童年 有个玩伴儿,才是童年多多和小米弟弟是第三次聚会了。第一次是父亲看球赛,母亲聊天,两个傻小子还不知道干什么;第二次是谁也不理谁,各玩各的,但时不时的还要瞄一瞄对方;第三次相聚,两个大小子就可以玩到一起去了:分享美食,捉着透明的迷藏,交换玩具,一起跳舞,叫彼此的名字,牵手前行,一起睡觉,惊醒后第一句就是问:小米去哪了……
有个玩伴儿,才是童年 有个玩伴儿,才是童年童年,不只有各式各样的玩具和豪华热闹的游乐场,还应有个玩伴儿,如果还是个发小式的玩伴儿,那就更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