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故乡深处——《安塞腰鼓》品读
【春霞专栏】走进故乡深处——《安塞腰鼓》品读
原创 俞春霞 语文湿地 2022-10-13 12:09 江苏 听全文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图片
走进故乡深处——《安塞腰鼓》品读
图片
图片
刘成章曾说:“离开故乡,不是越走越远,而是向故乡的深处走去。”他是如何通过《安塞腰鼓》,走向故乡深处的?
一
《安塞腰鼓》开头和结尾的妙处,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安塞腰鼓被捶响之前,作者眼前所见是“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沉稳而安静”,腰间的鼓则是“呆呆的,似乎从不曾响过”。只有南风“咝溜溜”吹动着高粱叶子——这是天地之间唯一的声音。
正因世界如此安静,所以当鼓声响起的时候,人们震惊了。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鼓声停歇了,人还沉浸其中,蓦然间有些恍惚,觉得世界愈发寂静。更重要的是,在喧腾的腰鼓声中,人的情感得到了宣泄,心灵受到了启发,看人、看事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当人的身心趋于安定,就连那“渺远的鸡啼”也听得真真切切。
有无相生,音声相和;大静若噪,大噪若静。再没有比这更贴切的开头和结尾了。
二
“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赞叹之前,作者明确写道:“看!——”他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实景——壮阔、豪放、火烈的舞蹈;也看到了虚景——落日大旗、马鸣风萧,雷声闪电,还有“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依此,我们可以在第二次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之前,加上“听!——”听到了什么?先听到了真实的声音——“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山的回声,接着听到了实中的虚——观众心灵的回声、豪壮的抒情声、严峻的思索声,最后听到了虚中的实:犁尖翻起土浪的声音、阵痛发生和排解的声音……
第三次赞叹:“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第四次赞叹:“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如果说第一次赞叹写出安塞腰鼓的视觉之壮美,第二次赞叹描摹听觉之震撼,那么第三次赞叹是感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生命力,第四次整体夸赞安塞腰鼓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性。后两次赞叹是前两次的升华,从直观的视觉、听觉感受升华到对安塞腰鼓表演背后的风土人情和艺术文化的赞美。如此,一个层层递进的描写梯度自然呈现出来。
三
《安塞腰鼓》中随处可见的排比也不得不说。描写百十个后生同时捶鼓这样壮阔欢腾的场景,排比是一种非常恰切的修辞手法。如果排比使用得单一或过度,容易使文章显得单调,或有种堆砌辞藻的匠气。但刘成章此文完全不单调,更没有堆砌之感。相反,文章节奏跳脱,诗意浓郁。这离不开作者对排比手法的多样运用。
先看一个句子内部词组的排比:
(1)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2)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3)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词语接连喷涌而出,多么有力!
再看一个长句中分句的排比,更有力:
(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2)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3)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句与句的排比,让你感受到作者蓬勃的情感: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与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最为酣畅淋漓的,是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1)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2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现实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从句内到句外,从句与句到段与段,每一处排比,都是从作者内心深处自然涌出的,不牵强、不做作,真可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们在读这些词句的时候,也不由得把全身所有的力量都攒聚起来,一颗心跟着狂舞的鼓点,上去又下来,清浅或沉重,鼓动不休……
四
刘成章写《安塞腰鼓》,一定不仅仅是介绍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他想要传达给读者的,究竟是什么?我们需要在文中好好找一找。
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安塞腰鼓里,竟藏着让人了悟一切的力量。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安塞腰鼓里,还藏着最原始的生命野性。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安塞腰鼓里,更藏着人类种种复杂的情绪,藏着对生命的叩问,藏着对苦痛的疏解。
原来,这小小的腰鼓里,藏着最朴质的生命能量。在安塞腰鼓面前,人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与强盛。蓬勃的想象力由此激发,生活中隐秘的沉重,化作纷飞的思绪,在阵阵鼓声中得到释放。
痛苦和欢乐,现实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在阵阵鼓声中,生命的两面完全显露出来,并且交织、旋转,最终融为一体,人的情感、思绪也得到彻底的宣泄和升华。
这根本不是看一场表演那样简单,这简直就是一次生命的重新审视。也许,每一个不堪重负的生命,都需要来一次不管不顾的狂舞,来一次痛快淋漓的宣泄,来一次直截了当的对决,惊心动魄、撞开一切,打散、融合,然后逐渐归于宁静。
问题来了:我们该去哪里完成这一切,得到身心的放纵与升华?黄土高原,唯有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在刘成章看来,只有故乡黄土高原,才能承载如此爆裂的情绪。安塞腰鼓,凝聚了黄土高原的文化与精神。刘成章用一场腰鼓狂欢,带我们一同走进他的故乡深处……
-END-
作者简介
图片
图片
俞春霞,广东省东莞市清澜山学校语文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周遭的一切,用成长的视界对一切的发生,用感恩的心态朝每天的境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阅读原文
阅读 1537
语文湿地
人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