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海外敦煌简友好文互动专题想法

兵法小知识—火药及火器的发展和传播!

2022-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读史明智慧

众所周知,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火药以及火药为基础的武器的诞生,在军事战争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不仅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同时也把战争武器由冷兵器时代带入热兵器时代,为现代战争拉开了序幕!

第一,火药的发展

火药的发明是个神奇的过程。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大权独揽开始,就开始对长生不老的探索和追求,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加上道教炼丹术的流行,到了唐朝时期,在孜孜不倦炼制长生不老丹药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化学知识。

在了解了硝、硫及木炭等物质材料的性能后,道教的炼丹术逐渐普及,逐渐摸索到了混合这些材料能够引起爆炸,后来还掌握了防止爆炸的技术和规律,于是火药的配方就开始传播开来,从火药这个名称就知道当时的人们,是把这种配方当做药来研究使用的。

由于火药爆炸的巨大威力和破坏性,到宋朝时,人们开始尝试把火药用于军事武器,宋代兵书《武经总要》中,就记录了三种火药的配方,还记载了可以发射火药包的“火石包”,甚至在开封还设立有专门的火药生产工厂,可见宋朝已将火药广泛地用于实战。

随着火药规模化的生产,火药的产量和质量都有明显的提高,这大大推动了火器的发展,并且在军事上有了更多的实战经验,火器的种类和数量也大大增多。

第二,火器的种类

火器投入战场后,对战争的进度产生了重大影响,各国都开始研制和发展种类繁多的火器,最终形成了主要三种类型的火器,分别是燃烧类、爆炸类和管状火器。

燃烧类火器研制起来最简单,所以产生得最早,燃烧类火器实际上秉承了古代战争中火攻的思想,把火药填入适当的容器,做成火球,距离近时人力就能抛掷,距离远时用抛石机来发射。

同时还研发了能释放烟雾的火球,用以阻碍对方的行动;有时还在烟雾中加入毒性很强的毒药,或者掺入铁蒺藜,以增加其杀伤力和破坏性。早在唐朝时期,就曾记载实战中使用一种叫做飞火的燃烧类火器。

爆炸类火器的研制难度有所增加,对制造技术的要求很高,不仅要能控制好火药的粒度,还要掌握密封、引爆等技术,所以基本上到了明朝时期才大量出现,爆炸类火器主要有炸弹、地雷、水雷三类。

在明代宋应星的科学著作《天工开物》中,就记载了一种叫做“万人敌”的炸弹,这是一种外面钉有木框的泥制炸弹,木框方便携带,同时防止炸弹意外破裂。地雷就是能够伪装埋藏,趁敌人不注意时将其引爆,杀伤或者阻止对手的行动。

地雷一般用陶、石或铁制外壳,用线、竹管、绳等做引爆材料,具体的引爆方式有点燃、踏发、拉发等不同的隐蔽方式。明代中叶还记载有在水中使用的地雷,标志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水雷的国家!

管状类火器主要是火铳或铳,就是是从管状物中以高速发射出弹丸,从而达到远距离杀伤敌人的效果。管状类火器是火器高度发展的产物,已经很接近现代战争中的枪或炮。

在增加其杀伤力的同时,尽量使其轻便,利于携带的管状类火器就成了现在的枪;把火器的口径不断加大,填装火药的量增加,射击距离更远就成了现在的炮。

第三,火药及火器的传播

火药及火器,主要在公元13世纪从中国传到阿拉伯地区,然后在14世纪初从阿拉伯传至欧洲,成为遍及世界各地的先进技术。

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第一个就是我们熟悉的陆上“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时期开辟的东起长安,西至大秦(罗马)的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当时主要的贸易商品以中国的丝绸为主,所以被称为“丝绸之路”。

第二条是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包括向西航行的南海航线,和向东航行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

第三天是蒙古人西征,公元13世纪,蒙古大军横扫欧亚大陆,震惊世界。在多次大规模的西征之中,火药和火器也逐渐被欧洲人见到,直接促进了欧洲和近东地区的军事变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