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哥为你点赞发文送赞日更大挑战

读朱光潜《谈美》:从心所欲,不逾矩

2023-05-04  本文已影响0人  陌上闻花开

“在艺术方面,受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

《长信怨》的意象是王昌龄的特创,“七绝”这种格律却不是他的特创。《谈美》第十二章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为题,谈了创造与格律的关系。

我不会写诗词,目前也无意于这方面的练习,但我依然从第十二章里延伸体会到了语言技巧的重要性,并对文学创新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朱光潜先生说:

诗和散文不同。散文叙事说理,大半用叙述语气;诗遣兴表情,大半用惊叹语气。

举例来说,比如你爱上了一位年轻姑娘,你只说“我爱她”还不能了事,因为这句话只是叙述一桩事而不是传达一种情感,你是否真心爱她,旁人在这句话本身中还无从见出。你的情感来而复去,去而复来。它是一个最不爽快的搅扰者。这种缠绵不尽的神情就要一种缠绵不尽的章节来表现得出。比如古诗《华山畿》:“奈何许!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

这本来是一首极简短的诗,不是讲音节的好例,但是在这极短的篇幅中我们已经可以领略到一种缠绵不尽的情感,就因为它的音节虽短促而却不直率。从“许”到“限”,由“限”到“汝”,音节所以往而复返者,就因为情感也是往而复返的。

章句长短和平仄交错的存在理由也和韵一样,都是顺着情感的自然需要。分析到究竟,情感是心感于物的激动,和脉搏、呼吸诸生理机能都密切相关。情感的节奏见于脉搏、呼吸的节奏,脉搏、呼吸的节奏影响情感的节奏。

以上内容似乎有点绕,我就从自己的角度简而言之。在我们创作时,“奈何许!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这样带有情感节奏的句子,看上去、读起来,都有一种美感。比“我爱她”这样概括性的语言,效果自然会好得多。

我现在也有点明白了,为什么“寻虎”老师以前在讲课时说到文学语言的呼吸问题:不管是叙述,还是内心独白,都要快速切换,不要叨叨个不停。几句就要换一下,这就是呼吸。对话更要简短,一问一答,立刻就要转,不要搞成连篇累牍的对话。这也是呼吸。否则几十行对话其实就是吸一口气,肯定乏味,就像几分钟不呼吸,人岂不是会憋死么。

继续来学习格律。读书要结合自身来读,才能为我所用。我从朱光潜先生有关格律的论述里,看到了对文学规范格式的继承与创造。

朱光潜先生说: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末流忘记这个道理,所心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

这是创造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创造呢?

老先生说: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是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噪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齐之中求变化以避免单调。从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

由此可见,从整齐入手,也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往往会事半功倍。

老先生进一步说: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而自合于球规。工在格律而妙在神髓风骨。“从心所欲,不逾矩”,艺术的创造活动尽于这七个字了。

最后,总结一下学习本章所得:多运用带情感节奏的语言;对文学规范格式,“从心所欲,不逾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