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中的动物精神<1>
和「人」相关的活动,终究脱离不了人性。
现代文明的进程飞速推进,每一次大变革带来的变化速度几乎都是前一次无法想象的。然而我们的身体里依然住着数亿年前原始人的基因,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已经被时代的巨轮推动着滚滚向前。没有好坏之说,这就是我们的人性,只是由于现代社会迫使我们从事的一系列活动,让人性这个词听起来屡屡成为前进的绊脚石。
投资就是一个磨练人性的活动。我们说它是反人性的,因为和我们一起进行这项活动的都是同一类人的彼此博弈,我们同样根植着亿万年来进化出的动物精神。狩猎的活动大多时候需要我们凭借直觉作出快速的反应,来不及理性思考。现代主流的经济学和金融学有一个假设:人是理性的,会根据信息做出效用最大的决定,理性思考,逻辑推演,寻找最优。然而现实是我们发现自己一次次被情绪左右,尤其在每一次回首来时路时,会为自己的决策感到懊恼无比。
尤其在处理复杂问题时,人性的惰性和非理性使我们作出非逻辑的决策。若每个人都能理性决策,那市场的价格定是最优的均衡,即便有个别人做出非理性决策,也会在市场的大方向中被纠正。然而实际却是市场常常会有错误定价,危机和泡沫四起。看来真是一群人的动物精神的集体疯狂。
凯恩斯坚定地认为我们人类根植着动物精神,市场常常被情绪影响而变得不那么有效,监管必不可少。但实际上历史但很长一段时间,非理性的概念不能被纳入正统的金融学,市场上很多与预期相左的现象只被称为异常现象。现代金融学起源于50年代马克维茨投资组合理论,直到70年代有心理学家闯入经济学殿堂,<思考,快与慢>的作者卡尼曼和特沃斯基认为非理性根深蒂固,且一定会通过交易行为影响价格,他们将人性因子心理偏差引入,形成一套研究非理性对市场价格影响的学科,行为经济学/金融学。
但即使这样,行为金融学理论其实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市场的有效性,自由市场大行其道,也正是在放松监管自由市场的作用下,金融才得以快速发展,从上个实际的美国可见一斑。直到21世纪之后第一场<2007-2008>浩大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开始反思,行为金融学也真正受到关注。2010年诺奖得主阿克洛夫和2013年诺奖得主席勒著作的<动物精神>,2017年诺奖再次给了行为金融学“心理账户”的奠基人塞勒。到今天,理性和非理性,市场有效性和无效性的争论仍在上演。它们之间在交融,谁又能说二者各自存在呢?人性的光辉一直在闪耀。
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规律,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 —— 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