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原创散文优质文章精汇

别犹豫,很多事在坚持中慢慢就做成了

2017-06-19  本文已影响86人  忆水寒的清浅拾光

by

忆水寒的清浅拾光

前段时间无意中在路上瞥见海报说俞敏洪6月17要来这里,我一向对名人不感冒,但对这些只身挤进商界洪流的创业大咖们还是多少打几个喷嚏。抱着突来的好奇心,从要同去的一位姐姐那里打听到了时间地点,靠她的脸和门票成功蹭了进去。

离演讲开始还有大约四十分钟,无聊之际打开网页输入了俞敏洪,这一看让我顿时刷新了对这位留学教父的认识。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北京大学毕业,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6年新东方在纽交所上市……关于他的介绍篇幅很长,看着这些成绩,不由得让人想到这个人一路开挂简直就是人生赢家。

而就是这样一位牛人,曾高考两次落榜,第三次才如愿考进北京大学。凭着一股子韧劲和坚持,他给了自己那三年一份负责任又自豪的交代。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出身普通的他,身为一名大学教师,一辈子端着这个铁饭碗不愁吃穿用度,让多少人羡慕眼红。

而他却因为拿不出去美国的学费,和同学开办辅导班被学校发现,被迫辞职后在社会上的培训学校打工,和爱人租住民房为了省房租,爱人给房东孩子当家教。后来,因各种原因自立门户,两人常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骑自行车四处刷小广告。1993年在一间10平米漏风违章建筑办公室里开始创办新东方,当时学生只有13人,经济极度困窘,很多班都在大杂院中。期间租用北京人张北的大宅院,却没有料到,自己竟进了狼窝,被狼这一惦记差点要了他的命。

两年时间先后两次遭绑架,这些惯犯给被害人注射大剂量的麻醉剂是常用手段,俞敏洪也是6起案件5个被害人中唯一一个存活下来的,其他人或被尸体肢解熬煮,或绞碎焚烧,总之毁尸灭迹,让警方连死者的骨灰都找不到。

想起这些脊背就发凉,俞敏洪一度不愿与外人提起这些事。尽管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迎来生活的痛击,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但是,这些并没有击垮这个男人,他还是一步步按着计划落实自己的梦想。有人会说梦想值几个钱?命重要还是梦想重要?就如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同理,有的人行尸走肉般机械地活着,没有追求不求上进失去了生活原本该有的样子,那他跟死了没什么区别。至少,那些所谓的梦想和想法会让你像个人样的活着,无论成败,只要你开始实施了并一直坚持着,你就值得让人尊重。

有些事一旦开始,无论何时,你都要挺住那极地的苦寒,若能忍人所不能忍,必能享人所享不到的福。你能承受多少,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能走多远的路,登多高的峰顶。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破釜沉舟不留余地的努力。只要不触犯法律,不违背道德底线,给自己多点机会,尝试一下总不会有错。

最近在看马云助理陈伟著的《这就是马云》,不知是陈伟本就是个段子手,还是马云是亦段子手亦逗比,看得我时不时笑出声来。虽然如此,我们不得不为这个领导着电子商务领域的巨无霸竖起大拇指。

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目前总市值逾3600亿美元,超过腾讯的3323亿美元,成为亚洲市值最高公司,排名全球前七。

曾几何时,马云的一番创业言论既说服不了自己,也说服不了别人。被他叫去的二十多个人听得稀里糊涂,问他,马云自己也答不上来,说他还没有想好。因为在众人眼里,九十年代初期的中国,没人知道因特网是干什么的,这玩意儿太先进,中国人不会买账的。大家的反对并没有让马云灰心,他凑了两万元启动资金注册了一个公司,一开始做“中国黄页”,没有客户就从身边人下手。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中国黄页”上线后依然没有多少客户找上门来,没钱做广告,马云自己上街推销,挨家挨户的演示,游说。

激起马云做因特网的想法却源自一次国际诈骗组织的诱骗,本来邀请他去做翻译的,后被带去美国为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作证”,当马云拒绝跟他们合作时反遭威胁不让离开。至于当事人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事件并成功逃出魔掌,我们不得而知。

人前,要有多光亮,背后,就有多惨烈。

尼采说过:“思想者最不幸的不是被误解,而是被理解,因为被理解意味着有人知道你是那样的痛苦。”俞敏洪也好,马云也罢,从某种意义上说,完全被理解也是一种不幸,一些不愿回首的细节曾让他们崩溃,有些事当事人永远都不想被人再提起就是不想被人知道他们曾有那样不堪的痛。

失败者往往是倒下一批又一批,而成功者始终能站直身子,即便倒下也要奋力爬起,继续走。

前者与后者的区别就是,做前者很容易并有大批量的跟随者,而做后者太难以至于屈指可数,或遭白眼或被误解身心俱疲,也正因为如此,才显得难能可贵。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只要你对梦想不说拜拜,对坚持宠爱有加,你就是创造自己人生奇迹的唯一。

“打工皇帝”唐骏说:“其实做选择对我来说从来都不难,我经常凭我的感觉去追求,而不会考虑太多的细节,如果考虑太多的细节,就会有太多的顾虑,往往就做不出这样的决定。”

是的,想太多而不去真正的做,想法永远只能是个概念和摆设,只有尝试了,你才能知道水的深浅,山的高度,想法是否可行。

对我们来说,不敢想,懒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想太多而不敢往前走,更甚者走了几步又退回来至此止步。若是俞敏洪在他生死存亡之际中断了创业之路,那么就没有今天的新东方。倘若马云被国际诈骗组织吓住,被朋友泼冷水后灰心丧气撂手不干,很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阿里巴巴。

有时,想太多没必要,除了给自己设置障碍外还平白增添许多烦恼。有时,没有那么多的退路,即便想了太多细节最后也只能给现实让路。有时,即便知道接下来要面对什么,有人依然义无反顾,即使前路渺茫也要先撞一撞南墙看是否有回音。

黄渤可说是娱乐圈的“一股丑流”,因为太丑被很多人不喜欢,也因为“丑”,使得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是金星口中的“长得像梯田似的”男人。他曾当过广漂,北漂,组过乐队,开过工厂,有时唱歌被人赶下台,下去之后又笑嘻嘻上台继续唱。已快奔三的他突然想考北京电影学院最难考的表演专业,第一次因形象差被刷,第二次还没通过,还见到了不少跟他学过舞蹈的学生,尴尬也要硬着头皮上。第三年才如愿考上北影,当时有人说“北影的水准越来越低了”,说这话的人假如看到今天的黄渤,不知道会作何感想。世界上没有丑演员,只有实力派演员,50亿影帝的黄渤当之无愧。虽然不被很多人喜欢,但我却觉得他是那么地可爱,那么地迷人。骨子里不服输的那股劲拧着他,艰难坎坷的演艺路途,就是属于他自己的一部活生生的影视剧题材。

这年代,最不缺的就是脸蛋,稀缺的反而是既有实力又有情怀的演员。他的魅力就是他的“丑”,而且丑出了新高度。黄渤没有因为自己的缺陷而去放弃梦想失去初心,他靠自己,与戏中人物死磕,跟自己较劲,所以他演什么像什么,他把戏演火了,把人物演活了,这就是其貌不扬让人又爱又恨的黄渤。

董仲蠡演讲中提到,人一辈子想放弃的时候就那么几次。长夜漫漫,此生种种,也许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我们都曾想过要放弃,不想跟自己较劲。但是凡事都是有因果的,现在的我们就是三五年前的我们种下的因,若不想跟自己较一辈子劲,暂时较点劲又何妨?倘若不想让因果恶性循环,坚持一下会不会就不一样。

我唯一置顶的公众号“周冲的影像声色”主人公周冲,一个再普通不过的80后,在2008年开始写作时问一个散文家“我怎么样才能写好?”,答:“开始写,别犹豫”。2015年离开体制到现在,每天除了吃喝拉撒就一件事,写。而作为粉丝的我每天都如约看到她的更文,从一开始的非常私人化的散文到现在从大众的痛点进行思考和写作,行成现在的文艺理性风。她有自己的个性,但不唯读者至上,而是为市场和良知负责。

如今她拿到了广州户口,买了房,买了写字楼,买了车,嫁了人,家人都被接到广州定居,月薪和从前相比,涨了几百倍,拥有固定粉丝一百五十多万。人生中的第二本书正在加印热卖,并且已经与越南出版商洽谈成功。让她欣慰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她再也不用受体制的约束,也不会惶恐自己的人生一眼就看到尽头,那种无望和挣扎再也不会时刻萦绕她心头。她以笔谋生,为笔倾尽全心。

周冲微博上说:“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就的,从来就不是天分,也不是运气,而是严格的自律和高强度的付出。”因为每篇文章都有庞大的信息量,有人问周冲是几人的团队,她答她一个人就是个团队。正是因为抱着一直写下去的念头,以及这种人生信条的鞭策,才成就了今天无比美好的她,愈来愈强大的她。

有人视金饭碗为宝,有人视作人生的负担。

有人开始了又结束了,有人开始了就一发不可收拾。

有人走了走又退回来,有人被人推进沟里又爬上来拍拍土继续走。

坚持梦想这条路上就如同走万里长征一般,中间会不断的有人死去,有人放弃,有人被策反,有人依然忍痛背负革命的原则始终坚持党性,靠着那仅有的信念跨过一段段生死线,最终成功到达目的地的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任你枪林弹雨,任你糖衣炮弹,我自岿然不动。走完长征的那一刻是如释重负突然无比的轻松,还是战胜心魔异常的激动,亦或是看尽人生百态心头的豁然。也许,都有吧,毕竟那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透的。

开挂的人生,必得经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寒冬。有些,可与人诉说,有些,只能自己尽数消化。

今日的彩虹是昨天的大雨倾盆换来的,今日的无限风光是昨日的泪水浇铸的。

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既然决定了,那就走下去,亦苦亦甜都是人生经历。

要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