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问
有一个人一天晚上走在路上,看到另一个人在路灯下转悠,眼睛盯着地面好像在找什么东西。
这个人就走上去问:“你是不是在找东西?”
对方回答:“我丢了钥匙。”
这个人又问:“丢在这附近了?”
那人回答道:“丢在屋子里了,但屋子里太暗看不见,这边比较亮,我就来这找找。”
这真是个悲伤的故事,恐怕找到天亮这人都找不到那把丢在屋子里的钥匙,因为他根本就找错了地方。好多人看到这个故事都哑然失笑,认为这位在找钥匙的兄弟太过夸张,坚信自己不可能犯此错误。诚然,在这件事上会这样做的人少之又少,但是在解决问题的领域我们做的事却和这位兄弟极其类似,他在错误的地方找钥匙,而我们在错误的问题上浪费时间。
这么多年来我发现很多人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是先有问题再有解决方案,而是反过来先有解决方案再去找问题。这种思路就好像先确定了要去路灯下找钥匙,而不管钥匙丢在哪里一样。人们有这种思维的最大问题在于经验主义的沿袭,人们太自信自己过往的经验了,认为原来有效的方案也将同样有效,因此有方案才是结果,才是重要的,相比之下确定到底发生了什么,出了什么问题就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有了方案我们已经可以开始行动了。人们一旦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就很难抑制往下走的冲动了。
然而恰恰找到问题就是解决了一半的问题。问题有的时候是显而易见的,但大部分的情况下显而易见的问题却不是真正的问题,更有甚者问题藏而不露,需要分析的人去探究。去发现问题和定义问题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有很多的方法,但通常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来完成。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时刻,他人的一个问题突然让你有一种“我怎么原来没想过这个”的感慨。这就是好问题的启发性,好的问题会像线索一样,一点一点地带我们发现真正存在的问题。
什么才是好的问题###
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以发掘真正问题为目的的提问。首先,我认为任何的提问都是有假设前提的,假设前提的质量决定了这个问题的能量。对比这两个问题“你不开心的原因是什么?”和“你为什么不开心?”,看起来好像这两个问题没有什么区别,只是问法不一样,但这两个问题的假设前提是不同的。“你不开心的原因是什么?”的假设前提是对方不开心是有原因的,而“你为什么不开心?”就没有这样的假设前提,相反这个问题的假设前提是对方能够探究自己的情绪来源。对于要探究对方不开心的源头来说,第一个问题显然比第二个问题合适,因为面对第一个问题,对方会告诉你因为一件什么事而不开心;而面对第二个问题,很可能对方会直接说我不知道,毕竟很可能对方就是因为无法探究自己的情绪来源而饱受困恼的。因此,好的问题的第一个原则是要有和目的相匹配的假设前提。
接着这个例子,当对方回答“因为我的男朋友没有接我电话。”这个回答同样也是有假设前提的。这个回答的假设前提是男朋友接了我电话我就不会不开心了。这个时候应该有第二个问题出现,“如果你的男朋友接了电话的话,情况会怎么样?”这个提问的要点在于使对方假设前提成立,再做探究。这是一种剥洋葱的策略,当对方的假设前提成立之后,对方就必须思考在这个假设前提成立之后自己的反应,直到接触到最核心的原因。这种逻辑是:
现象1
——原因1(转化为现象2)
————原因2(转化为现象3)
——————原因3(直到发现核心原因为止)
因此,好的问题的第二个原则是根据对方回答的假设前提发问。
如果在这里的提问会变成“如果你的男朋友接了电话的话,你是不是就不会不开心了?”是有区别的,因为如果这样问的话,这就变成了一个封闭式的问题,假设前提变成了你的情绪只有开心和不开心两种选择,这和询问情况会怎么样的假设前提就完全不同了。因此,好的问题的第三个原则是探究阶段尽量不问封闭式的问题。
提问框架###
提问是一门技术活,但是遵循一定的提问框架,问题就不会飘忽不定。这个提问框架我们称为GROW模型。
- G—Goal(目标)即提问要围绕目标来进行,如果是探究原因,就要围绕现象—原因的循环螺旋深入;如果是解决方案,就要围绕要达成的目标和愿景来提问,先把目标和愿景明确下来。
- R—Reality(现状)即提问要联系现状,从现状出发的问题才能脚踏实地。
- O—Option(选择)即通过提问激发出多种解决方案。
- W—Will(意愿)即选择最乐意接受的行动方案。
GROW提问框架的应用顺序一般是R-G-O-W,先核实现状,再确定目标,然后找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最后采取最乐意接受的行动方案。
结语###
知道从哪里出发才能走的更远,知道要去哪里才能走到最后。托尼.斯托茨福斯的《提问的威力》列举了教练技术中常用的经典问题,对于希望提高提问能力的朋友们是很好的工具书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