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正在写作的自己,别再关注喜欢数和粉丝量了
这一小段时间,在简书上更文,发现你写出一篇1000字以上的文章感觉越来越吃力了。于是,你看着简友在微信上分享着一篇篇三五千字的文章,在看看自己好不容易才写下的1000字左右的文章,心里的挫败感油然而生。
不仅如此,你还时不时地查看简书的消息,看看自己的文章有多少的阅读量,文章有没有被人喜欢。没有,没事,待会再来看看,还是没有,心里可失望了,于是这一整天都没有动手写文章,抱着个手机聊QQ刷新闻。
亲爱的,我想问问你,你还记得自己写作的初心吗?是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记录生活的感动和感悟吧,不管是什么,好像都是偏离了自己最早的初心了。
你每天拿自己的文章字数和别人的做对比,每天频繁地查看消息,看看投稿的专题有没有通过审核,审核通过了有没有人看自己的文章,粉丝量和喜欢数有没有上涨。
这和自己的初心有什么关系。
你意识到这样子是不对的,于是关闭了此类消息的提醒,可是,呵呵,第二天你不看消息心痒又手痒,又打开了。
还记得老教授和学生砍树的故事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学生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学生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学生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学生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要记得自己为什么出发。
图片/网络写作也是一样的,别遗忘了初心,让自己裹足不前,要坚持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喜好,慢慢沉淀自己,既然阅读量、粉丝量和喜欢数不是你的目标,就别再关注了。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着许许多多的类似于写作后带来的粉丝量、喜欢和赞赏等看似美妙的事物来到我们身边,不时地挑逗、打动着我们的心弦。
但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而不是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为了心中的一片宁静,为了让你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
记住一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始终易得,初心难守。
不管是写作还是其他事情,都别忘记我们最早的初心,踏踏实实地朝着最初的目标前进。亲爱的,再难也要守住初心,这样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