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每天写500字简友广场

一入侯门深“如”海

2020-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KAQC此刻的你我

站在世纪的长河上,无论是沙场壮士一去不还的悲壮,还是深闺佳人春花秋月的感慨,都凝聚在诗词之中,令人赞叹不已。本不是研究文学之人,虽对诗词没有太多的执著,但对满腹诗词的人却钦佩不已,眼前总闪过一幅翩翩君子的画像。

这几日看了几期诗词大会,发现还是以前的味道,越看越感到诗词中的精华。有些诗词,却颠覆了自己的认识,比如下面这些深入人心的诗词,却一直是错的。

“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在诗词大会上的正确答案是“候门一如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我记得我小时候背的就是“似”,大家也不买账,本着求实的态度进行查证,网络给出的两个版本都有,并无法确定。于是有几个观众从专业角度提出质疑说,他们从《国学宝典》检索中搜到宋代曾慥编的笔记小说集《类说》中是“侯门一入深似海”。所以他们认为“深似海”也应该对,诗词大会题目出得有问题。

后来诗词大会发文称没有问题,并给出了解释。

下文为诗词大会给出的解释

一、这两句出自唐朝中期诗人崔郊的《赠去婢》,晚唐的范摅在其所著《云溪友议》一书中记载了崔郊《赠去婢》一诗的故事,该书所载全诗曰:“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后来历代的唐诗选本、诗话、笔记等,多有选录或转载,第二句版本皆为“侯门一入深如海”。

二、这是一首格律谨严的近体七绝诗,唐人的近体诗讲究平庂格律,有一套格律规则。其中一些最关键的格律忌讳,需要严格遵守,比如双字以及节奏点上的字,平仄不能马虎。譬如“侯门一入深如海”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第六字位置上必须为平声字,决不可用仄声字。“似”和“如”意思相同,但“似”是仄声,“如”是平声,所以即使崔郊想到了“深似海”,也不得不换为“深如海”。不过诗写成以后,不影响从中提炼出成语“侯门如海”、“侯门似海”、“侯门深似海”。

那么,有观众从《国学宝典》检索系统中搜到宋代曾慥编的笔记小说集《类说》中是“侯门一入深似海”,怎么解释呢?这就需要从版本角度查一下原因。查《国学宝典》检索系统所收《类说》的版本,其标明的版本是“明天启六年岳钟秀重刊本”。再查“明天启六年岳钟秀重刊本”《类说》的纸质版的明朝古籍原书,是长这样的:

原来“深似海”是《国学宝典》电子版制作者上传时输入错误。

其实稍微了解诗词的人,通过音律可以轻易的辩识出,但往往我们却总被过去的理所当然给支配了。

以及,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而不是“踏”歌声。“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给出的是“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

看完也是感受颇深,诗词的每个用词都深思熟虑,极具深意。如果要了解诗词,这背后应有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忆,还要追溯来源,拥有的应是丰富的文化储备。

以前从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唱”而不是“踏”,如今知晓后,也是恍然大悟,感觉学到一个新知识,心情也特别的畅快。

这也告知着我,万事不可表面功夫,以前看诗词,总觉得句子好美,背背就过去了,却从来未一字一句的求甚解,现在才发现,这似乎是没有用处的。

诗词之美,并不仅仅在音美字美,美的反而是每个字所蕴含的深意以及那词句后面若隐若现的故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