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想法

“自闭症儿童一元卖画”知道真相后反转了?”中国式公益”为什么老是

2017-09-05  本文已影响0人  正阳哥

朋友圈刷屏的“自闭症儿童公益售画”,又一次让全国人民“爱心爆棚”了。

只消轻戳屏幕,只需一块钱成本,就能完成一次公益义卖——无论是出于跟风,还是出于同情,绝大多数目睹了那些惊艳“画作”的人们,都虔诚地交付出了自己的举手之善。

然后,自闭症小朋友就欢天喜地领到捐款,迎来happy-ending了吗?并木有。

事情似乎开始朝“反转”的方向引——

先是有人质疑所谓的“售画义卖”是一场营销炒作,获利者未必是自闭症小孩,而是“某些商家”。

后又有一篇发表于两年前的知乎专栏文章被重新翻出——这篇《不要把自闭症儿童浪漫化》的长文,用详实的论据,告诉我们,绝大多数的自闭症儿童,其实并没有什么过人的艺术特长……

先是“爱心爆棚”,然后又“内情揭露”,最后又“真相反转”——呵呵,这就是中国式公益的一般流程。

还真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

01

这些年,几乎所有的“公益”,都延续了“故事募捐”这个套路。

想做好公益,得先学会讲好故事——比如一个浪漫的故事,催泪的故事、比惨的故事,才能募得理想的公益金额。

不够惨的故事,需要被网络写手的笔尖加工润色,添油加醋——毕竟,公益资源是稀缺的,故事不惨到一定程度,你好意思出来募捐?

什么?你说自闭症儿童太多,不够惨不够劲爆?那就要把他们包装得很浪漫,很唯美——他们就是来自星星的小孩,被上帝关了一扇窗都又重开了一扇门的小孩,他们跟病魔搏斗虽然很痛苦,但至少还有牛逼的才艺——那些智力(或社交)障碍的儿童,依然用绳命、用天赋画出了令人赞叹的艺术作品,那简直是感天动地的奇迹——所以,各位看官,你好意思不捐吗?

这次的“一元售画”,表面上看,人们是为那一幅幅画作心甘情愿地掏出了捐款,实际上,人们更多是脑补了一个个自闭症儿童抵抗病魔,自强不息,奋力作画的励志故事,在这些催人泪下的故事里收获了自我感动,产生了共情,才萌发了捐款冲动。

然而,那些画不出画,没有过人艺术特长,也没有“腾讯公益”这样的牛逼组织帮忙进行信誉背书的自闭症儿童呢?别说一块钱,他们一分钱也得不到。

是的,他们才是“自闭症”这个圈子里最无奈、最可怜、最绝望也是最需要帮助的绝大多数,然而,他们连一个能够打动媒体小编的故事都编不出来,也拿不出任何能够“一元义卖”的作品,在舆论中几乎隐身的他们,自然也就无从享受公益力量的施助。

02

只要故事讲得好,捐款不会少。

“一元义卖”这种故事,实际上并不算很新鲜——早在一年前,公益界就有更“火爆”的故事版本。

各位应该还记得“史上最悲伤小学生作文”吧,大凉山一位彝族小姑娘,以“爸爸四年前死了”为开头写了一篇文章,文章的结尾,连母亲也病故了——而且是因为付不起医药费被迫回家等死。

这样的文章真是令人泪目啊!马上,善良的人们又按捺不住慷慨解囊的冲动。

“反转”又接踵而至——很快有人扒皮:“凡是出现‘史上最……’、‘世上最……’这样没法量化参比的大标题,难逃炒作嫌疑!”,“写得太好,平实感人,不敢相信是孩子所写,有可能枪手代笔”

更有自称“NGO圈知情人士”在网上爆料:“这照片和素材应该是来自索玛花,就是那吃‘慈善饭’的慈善组织中的一员。其负责人创业多次失败,搞了索玛花后就成功致富了。有网友曾经捐过,私下咨询我是否靠谱,我简单查了一下就发现极端不靠谱。”

“一个好故事——小范围引爆——全网爆款——质疑声音——舆论反转”,这已经成为自媒体时代下,中国式公益恶性循环的标准公式。

募捐者没有好故事,就无法获得公益的“第一桶金”,但倘若募捐者仅有一个被美化、被包装的故事,缺乏足够的自助意愿和诚信透明,那么从“募捐”到“欺骗”也就是一步之遥,舆论反噬也是情理之中。

03

“故事先行”、“卖惨先行”的公益套路,已经成为圈内不成文的潜规则。

这就陷入一个两难境地——一个更好的故事,才能激起人民群众的捐助意愿,但是被包装的故事终究存在欠缺实诚、欠缺严谨的部分,任何一个火爆的公益活动,都不得不去应对“反转”之后的信任危机。然后在一个又一个的澄清和辟谣中越抹越黑。

但是,又有比这更好的公益出路吗?募捐者为了使得募捐收益最大化,必然会放大需要援助的事实本身的悲惨度以博同情,同时肯定会隐瞒那些不利于捐助的部分事实。

比如,一个意外截肢致残的人募捐,他会去渲染医药费很贵、医保覆盖面太窄,哭诉自己很穷;但是,他可能不会告诉你,他家里还有一套房可以卖;

再比如,一个城市打工妹说自己妈妈重病需要100万医药费,说她全家人都掏不出钱;但她可能不会告诉你,其实她还有个哥哥是亿万富翁,是因为对家人有怨气才不肯掏钱!

另外捐款的去向和用途,也不可能长期跟踪监督;募捐者和捐助者之间,永远也不可能存在绝对的信息对称。

04

那我们该怎么办?在中国目前的现状下,我们大多数时候,是必须通过不完美的公益渠道(欠缺监管和规范的公益组织和基金组织),去捐助一个不太完美的弱势群体(这些募捐者可能会说谎,可能真实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吐槽的那么惨),这里面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带和博弈空间。

毕竟,我们不可能精确地度量一个受捐者的“惨度”,也不可能用数学公式精准计算出每个施助者“应该捐多少”才算诚意到位,而若是一方或双方违背了公益的原则和公约,对社会信誉的伤害到底有多大,更是无从计量。

但话又说回来,近些年各种各样的“骗捐”、“诱捐”事件,真的是对公益事业的抹黑和打击吗?在我看来,那恰恰正是公益的进步——公益样式的丰富(至少讲故事方式、陈述惨情的方式进步了)、公益舆论反转的几率增高,恰恰更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泪点,有助于人们以更理性的态度对待公益。

而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公共视野的公益事件,通过正反双方的激辩,分别演化成支持力量和监督力量,既保证受捐者能够获得必要的捐助,也防止骗捐者“因捐致富”,最大限度保证公益不偏离应有的初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