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味是家乡浓
年,愈发的近了,连一年之中“大过年”的冬至也悄然而至,时令的悄然更改似乎总在提醒着每一个身在异乡和远方的游子,切莫要忘记回家的日子。古人常说,月是故乡明。诚然如此,可是家乡的月亮再圆再亮再好看,终究是带不走的。即便此刻你稍稍一抬头看见一轮明月,洒下来的也终不是家乡的月光。
可是,还有一样东西你是可以带走的。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你的脑海中,只有一种独属于故乡那熟悉而亲切的感觉,它就像道细长细长的锁链,一头锁定了身在千里之外的游子,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这,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家乡味道。
对食物有多挑剔,对家乡就有多思念。
在昨天的冬至夜里,我一个人匆忙地走进了深大校园的西南食堂,点了一碗酸菜水饺,在熙熙攘攘的热闹人群中寻得一个僻静的座儿,再也管不了热气腾腾的汤水,尽情地享受着酸菜与肉馅在舌尖激烈碰撞着迸发的美妙滋味,虽没有家乡味道的亲切也足以慰藉饥渴难耐的味蕾了。
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用最简单的日常生活方式缓解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食物往往是中国人的首选。
在外面漂泊的愈久,就愈发想念家乡的味道。每每下班回到自己的居所,走过狭窄逼仄的握手楼,闻着却是南来北往的味道在空气中互相交融,叫人止不住的咽口水。无论是辣味呛人的湘菜小炒肉,还是香气四溢的粤式煲汤,听着那锅铲与铁锅在上下翻炒间发出的声响,我也在心底默默地思念着家乡,念着家乡的每一位亲人和每一种味道。
记得小时候在家乡上学,每天早早地起来自己走路去上学,因为来回不方便中午还需在校吃午饭。每天清晨刚蒙蒙亮的时候,就已经在被窝里闻到奶奶在厨房煎鸡蛋的味道,那时候奶奶眼睛的视力就已经不如从前了,通常都是靠鼻子闻才知道鸡蛋有没有煎到烧焦。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每次奶奶起早抹黑就着厨房昏暗的灯光给我煎鸡蛋,可总是恰到好处煎到两面金灿灿的。
若是我学习好考试得了奖状,奶奶更是高兴地不行。自己这又高又大的自行车,去很远的地方买鸡买肉买猪蹄给我做一顿丰盛的家宴。那时候我只知道,除了过年和家里来客人之外再没有吃的这么好的一顿了。每每当我狼吞虎咽地吃的满嘴是油的时候,奶奶总是一脸慈祥地和我说,
你慢点吃,别噎着,吃完锅里还有。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人对幸福的追求来的莫名的简单和平淡,记得每次奶奶用猪板油炸出一碗碗猪油出来,满满一碗放在那里静静地等着它冷却凝固,也等着她远方儿子女儿的回来,等到一家团聚的时候。炖一锅汤,炒一碗饭,挖一勺油,那便是此生也无法忘却的家乡味道。
每当我在如今的工作生活中感叹生活的不易与人生的无着,我总能想起奶奶在昏黄的灯光下,一边烧柴一边摊着鸡蛋的背影,那佝偻的背影和冒着热气的煎鸡蛋让我早早地明白生活的不易,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当你大快朵颐之后,怀着亲人朋友满满的期望与祝福,再一次冲上前与这个世界搏击着奋斗着。
这就是食物在传递和发展中赐予人无尽的力量。
在外漂泊的久了,才发现家乡味与他乡味却也有着风格迥异的不同。我也曾在河南洛阳就着一块肉夹馍喝着羊肉汤,我也曾走过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西西的品尝一碟糖醋鱼,我也曾在香港人来人往的中环码头吃着大家乐里的菠萝包和猪扒饭。在食物送入口中之后,凭借着味蕾的收获分辨着自己所在的位置。
而后来,我终于留在了深圳。而这座热情的城市同样拥有着让人叹为观止的包容和兼具,而光是在食物上就已经显得淋漓精致五花八门了。我也喜欢海南椰子鸡的鲜嫩可口,我也喜欢潮汕牛肉火锅的劲道有味,还有那数不清的串串香、烧烤摊、小面馆,中国人善于用食物来缩短他乡与故乡的距离,当然也会用地不同的地道风味或温柔或猛烈地招呼着每一个异乡人的味蕾和胃口。
而吃过这些林林总总的味道之后,你的味觉记忆里依然回荡着挥之不去的家乡味道,那只能说明你的胃不可背叛,它会告诉你哪里有你最爱吃的,而你最爱吃的,告诉你哪里是你的故乡。
味是家乡浓,大抵如此。
季羡林老先生曾在怀念故乡的文章《月是故乡明》中用无不怅惘的文字追忆着往昔种种时光,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如果说季先生是见月思乡,那我算的上是果腹思乡了。无论是在哪个城市,每当我看到“热干面”三个字,我都会怔怔地看上几眼,即便是我不饿不买我也想去闻一闻那热腾腾的芝麻酱的味道。这大概就是故乡留给我最真实也最扎实的记忆吧。
我是一个吃货,喜欢吃也愿意自己做吃的,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总会选择和家乡味道相似的那一部分,在剧烈更迭的时代里,不如用味道将感情紧紧地维系起来。借用《舌尖上的中国》中的一段话说就是,
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的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有时候,我常在想,当我们忙碌了一年的时光,裹挟着几千公里而过的尘土在新旧交替之计,与家人团圆,举杯痛饮共享美食,一同聆听岁月的脚步,在感叹人生的匆迫和喜悦之后,互道一声祝福和祝愿。
还有比这更幸福的滋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