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65  《终身成长》复盘

2020-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简均写记

读书打卡时间:2020.03.15

书名:《终身成长》

打卡人:Tina Liu

学号:Q103

Day 14/21 《终身成长》

本周一起共读这本书谈到的成长对于每个人都是密切相关的。

我所见:

这本书从思维模式的角度,让我们找到自己痛苦的原因,同时又帮助我们解读这些原因,让我们更好地获得成长并达成目标。

不论你是什么年纪,成长都跟我们息息相关,一个人如果停止了成长,那么就是真正的衰老,由内而外都老去。

首先,人的两种思维模式

第一,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才能一成不变,让人更想证明自己的智力、个性和特征。

第二,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养,虽然人的先天才能、资质、性格各有不同,但都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来改变。

其次,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

第一,对自身评价的准确度不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自我能力的评估非好即坏,还有的被夸大,弄虚作假。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相信能力可以培养,抱以开放的心态评估,目标是学习而不是证明能力。

第二,对成功的看法不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总想确保自己的成功,认为聪明就可以一直成功,而成功意味着不需要再学习。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成功意味着能力得到拓展,需要持续不断学习才能实现。

第三,对失败的看法不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如果失败一次,就一直是失败者。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从失败中也有学习和收获,经验和教训可以让自己得到提升。

第四,对努力的看法不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只有无能的人才需要努力。如果你需要为某件事付出努力,说明你不擅长做这件事。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觉得,天才也需要努力才能成功。他们欣赏天赋,更崇尚努力。

第五,脑波不同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只对反映其能力高低的反馈有兴趣,在乎答案的对错,而不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信息。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学习是首要,更关注可以提高知识水平的信息。

我所思:

这本书后面谈到在人际关系以及教育中的问题更值得新手父母们多深入学习并践行起来。一方面是要跟长辈们沟通交流育儿方式的差异,一方面要践行科学育儿理念。如何确保家庭合睦的同时又把孩子们培养好是我们时刻要考虑的问题!

我觉得首先要信任长辈和孩子们有很大改变和成长的可能性,因为方法总比问题多,有时候采取的方式行不通,那就继续学习,再尝试其他办法,或许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我所行:

尊重长辈并鼓励他们一起尝试新的理念,各司其职,例如统一不喂饭行不通,那就孩子们主要由父母负责,其他方面请长辈帮忙协助。

对于新事物,新尝试过程总会遇到困难,先问问自己有足够努力去学习了吗?新买的点读笔自制点读包比较繁琐,其他宝妈可以完成,相信自己也可以,多请教多尝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