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王之子何猷君《最强大脑》圈粉无数,智商真是教育核心吗?
集颜值、智商、家境同时在线的何猷君,大有赶超王思聪之势!
《最强大脑》《一站到底》等以智力为主打的节目,正在捧红新一代人气偶像。
今年的《最强大脑》在开播之前,在各大高校寻觅高智商人才,出了高校智商排行榜,吸睛无数,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先不说其对智力本身的评测是否客观公正(娱乐节目,娱乐肯定是高于科学性的),每当《最强大脑》开播,“智商”和“脑力”都会被推至风口浪尖。原本就普遍焦虑的80后家长们,更是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孩子也接受脑力训练,成为节目中选手那样的脑力精英。
然而,智商和脑力究竟是否就是“人才”这一定义的全部?
斯坦诺维奇所著的《超越智商》揭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聪明人不仅会做蠢事,并且,决定一个人人生的幸福程度的,并不是智商,而是一种与智商平行的“理商”。
大家通常听说过“智商”“情商”“财商”,但“理商”到底是什么,可能很多人还未听说过。
本文中,菲菲将用最浅显的语言向大家介绍“理商”,来了解了解这个被传统教育所遗忘的重要能力。
高智商人才的失败人生
以下是一些众所周知的关于高智商人才的悲伤故事。
从恢复高考至今,各省市自治区诞生了无数高考状元。然而,如今活跃在各行各业的精英中,能数上名的高考状元几乎为零。高考状元们都去哪儿了?
每年,从全国甚至全球顶级高校毕业的高智商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工作中的成就竟比不上大专生,甚至是没有学历证明的人。说好的“精英大学”是“有出息”的稳当门票呢?
出过畅销书的数学教授约翰·阿伦·鲍罗斯,投资的股票竟然差得一塌糊涂,连他自己都会反省说:“即使到了现在一想到股票我就会发疯,” 一个数学教授,为何连他最擅长的和数字有关的投资都驾驭不了?
门萨俱乐部是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高智商人群社团(《最强大脑》这一季有几名选手也是高智商俱乐部成员)。然而,一份调查显示,俱乐部中44%相信占星术,56%相信有外星访客。高智商人士如何会相信普通人通过常识就能判断的不可信事物?
二战后的纽伦堡大审判,也大多数纳粹战犯的智商高于125分,最终策划大屠杀的14人中,有8人拥有博士学位。
如果说这些顶级高智商者的失败离我们很遥远的话,看看自己身边恐怕也不难发现类似的例子:邻居家昔日数学神童可能正在待业,同班学霸可能正沉迷于“王者荣耀”,精英同事可能正备受体重控制和暴饮暴食的折磨,还有帅气聪明的学长可能正在因为一件完全不足挂齿的小事而纠结......
为何高智商者,在工作决策、自我管理等方面,并不会显著超越智力分数普通的人呢?
高智商失败人生的真凶
以往,对于高考状元在社会上让人失望的表现,人们常常归咎于高考制度。对于精英大学培养出无用人才,也常常被归咎于教育水平落后。对于高智商做出蠢事,人们也常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作为理由。
其实,这些高智商者成为失败者的现象背后, 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研究发现:高智商做蠢事,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因为,是否做蠢事,原本和智商就无关。
其背后真正的元凶是一种叫做“理商”的东西,它和“情商”“智商”平行,应当是评价一个人是否是真正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
众所周知,情商和智商的关联度非常低,情商高的人未必智商高,反之亦然。
”理商“也是如此。据《超越智商》:理性思维对于行为至关重要,但是,任何的智力测验(包括高考等也属于智力测验)都没有对其进行测量。
根据斯坦诺维奇在本书中的描述,理商和智商之间的关系是:
如果把人比喻成一辆汽车,智商好比是汽车的行驶速度,而理性则决定了行驶的方向。在错误的方向上急速飞驰,最终只会距离目的地渐行渐远。
“理商”的构成
说了半天的“理商”这一概念,“理商”到底是怎样一种能力呢?
心理学家在定义这类概念的时候,说的都比较复杂。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菲菲仅列举出其重要的三个方面:
决策能力
判断能力
自省能力
一个人一生中需要做很多很多选择:学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和谁一起生活、在哪座城市生活、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等等。这些正是世俗口中的“人生大事”。显然,在几秒之内完成几十个数字的加减乘除,并不意味着他一定在这些“大事”中帮助作出最优的选择。
同样,一个能够在20秒之内记完一副扑克牌的人,也不见得能够明辨是非。
另外,即便是眼力、脑力极佳的人,也未必能够做到“自省”,不断发现自己各方面的弱点,加以改进。
小测验
你和你的男/女友通过努力,经受层层考验,才终于在一次对人生很重要的比赛中走到了最后几轮。此时,你的男/女友因为自身实力不足,恐怕无缘进入最后的决赛,你会怎么做:
A. 无论他/她是否能进入决赛,我都要努力让自己进入决赛。
B. 我放弃,因为他/她进不了决赛,我也没兴趣了。
很多人恐怕会觉得奇怪,这个B选项显然是意气用事、非理性的选择,有必要拿出来讨论吗。既然是重要比赛,无论和自己一起拼搏的人能否继续走下去,自己也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机会才是,机会来之不易的啊,会有人因为一时意气就放弃吗?
这个例子可不是菲菲杜撰,而是真实发生在最新一季《最强大脑》第一期全国百强选手中的。当然,幸运的是故事主人公的男友没有被淘汰,女方也因此没有放弃比赛。但是,这却是生活中常常发生的事情:智商极高的人,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作出非常不理智的选择,让人唏嘘。
这也正是应证了大家在生活中常常见到的现象:学霸进入社会未必能成栋梁之才。因为,一个人才不仅需要较好的智力,更需要有好的决断能力、选择和判断能力,以及不断自我提升的自省能力。
提升“理商”
大家都知道,培养出一个“神童”是不容易的。要成为心算、记忆力的脑力精英,需要大量科学的训练和一定的天赋。同样,要想在重要的测试中获得高分,需要的也是经年的学习和复习。高智商,天赋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机遇与努力。
幸运的是,相对于“智商”,“理商”的获得要容易很多,而且人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提升自己的“理商”!
很多“高分低能”的出现,仅仅只是因为人们通常更强调智商,而忽略了理商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人们会有这样的误区:智商高的人,其他方面也会“自然而然”优秀。
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否是“高智商”人才,都应该有意识的提升自己的理商,让自己做决策时更加轻松和在人生中少犯低级错误。
以下是提升“理商”的一些方法:
理解概率
大家可能会认为概率属于数学范畴,属于智商。对,概率的运算是数学,但是理解概率却是“理性思维”的重要部分。一个会熟练进行概率计算的人,未必把概率思维真正运用得当。这也正是前文中提到的投资失败的数学教授的错误根源:他忘记了股市不是一个可以用来运算的线性市场,而是一个概率为王的混沌系统!
这也解释了股市中的矛盾:能够进入股市的,都至少是聪明人,因为,能够意识到“做股东”这件事对于个人财富的重要性的人,一定不傻。但是,事实又是,绝大多数“散户”都是亏钱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当多的股民会相信“技术分析”或者“趋势投资”。然而,混沌系统中,过去能够成立的规律未来未必成立。
《三体》中描述了一个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三体星球。三体就是典型的混沌系统,三体星球上最了不起的天文学家都无法预测未来三颗太阳的趋势。
混沌系统中,唯一永恒成立的就是概率。所以,近年来流行的企业基本面分析或者指数基金投资,正是属于高“胜率”的策略。可惜,能够严格执行它们,对一个人的“理商”要求非常高。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或者是长期的历练,很难做到。
清醒思考
清醒思考其实是个很广泛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思考时,需要排除很多干扰因素,这些干扰因素可能来自环境、也可能来自自身。
提升清醒思考能力的方法很多,例如充分理解机会成本、沉没成本,避免过度自信等等。总的来说,具有一定的心理学和经济学知识,并且能将知识运用到行动中,对于提升理性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为何芒格一再强调,理性的投资者需要学习心理学和经济学。
没有机会系统学习的朋友,菲菲极力推荐这本德国畅销书《清醒思考的艺术》。书并不厚,其中包含了人们常常在理性决断的时候容易犯的错误。认真阅读并尝试在实践中执行,算是一本不错的理商教材。
很多人可能不解:高智商的人解决难题都能头脑清晰,难道不能清醒思考吗?
这还真不一定。越是某方面有特长的人,越容易陷入一些思维误区,例如:过度自信。而过度自信,会严重干扰人进行判断和选择。
《最强大脑》中就出现过过度自信的选手,他们在节目中轻敌导致失败。我相信,他们在生活中也一定没少吃亏。
更新大脑底层程序
概率和清醒思考都比较容易通过学习提高。但要为自己的大脑建立一套较好的底层程序就没那么容易了。可惜,这是提升理商最重要的一环:“自省”。也就是人们应当尽量尝试自我反省,寻找自己大脑思维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大脑很容易有各种各样可能“自我损害”的程序,例如:
自以为是和缺乏好奇心。这类人在面临各种新知识的时候,都会本能地说:“这有什么,不就是XXX吗”。这类人对于自己的已知太过自信,而意识不到新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这样的程序就像是能自动阻止软件更新的病毒,一旦悄悄潜入大脑,大脑的更新就停止了。
消极和抱怨。这类人在面对一切困难的时候,不是首先反思自己,而是将责任习惯性推给环境和他人。这类人,命运往往最终走向“我的命不好,世界总是针对我”的极端。这也是一种危险的“大脑程序”。一旦意识到,也需要在朋友和心理专家的帮助下进行清除。
过度迷信。这里的迷信不是大家常说的“封建迷信”,而是指一个人过度相信某一种理念,而失去公允的思维方式。例如,过度相信一些民间智慧或者超自然,过度迷信自己的直觉,过度迷信某一类“知识”(风水、报应、制度、仇富等等)。过度迷信的人,很容易试图用自己迷信的知识来解释遇到的各种问题。然而,世界上并没有一种知识能够全面解释整个宇宙的。只有让自己的思想更加开放,接受和理解更广泛的理念,才能让自己的世界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