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阅读挑战第4天(第2轮)

2021-09-04  本文已影响0人  孔玲外小

阅读书目:《袁隆平的世界》

阅读感受:

令人敬仰的袁老虽已离去,但是他的"世界"仍然存在于我们的心中,恩及亿万人。他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人口吃饭的问题,我们怎能不感激涕零,心存感恩呢?

樊登老师讲解《袁隆平的世界》,我也听了几次,深受感动,但是当捧起这本报告文学的书籍时,走进字里行间,我边热泪盈眶了。袁老的"刚果布式"的笑容直击心房,有些猝不及防:"那脸颊黑而瘦削,一笑,露出满口雪白的牙齿,像刚果布的黑人一样率性、淳朴而快乐。"他常年累月泡在试验田中,早已将自己融进在了杂家水稻的培育种植中,他的脸上、身上都烙上了深深的"农业"之印!

作者说,"一个人,一辈子,该要吸收多少阳光,才会变成这样一个'刚果布'的形象,一副如同黒釉般透亮的脸孔,那犀利的眼神,依然透彻着内心的明亮",是的,阳光不进"塑造了一个农学家特有的形象,也赋予了他伟大的头脑和灵魂"!袁老的"血液和骨骼都已被阳光深深地渗透了,那刚毅的、健康的色泽,不只是来自阳光的直射,他本身是一个发光体,浑身都在焕发出内在的光芒"。这是作者见到袁老时生动的描摹,从文字中传递出的精神力量无法用我自己的语言描述,只能借用作者的原话!

记得曾经我教过学生们一篇关于袁老的课文,好像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短短的一篇文章将他的坎坷经历讲述了个大概,而今在这本书中,才知道浓缩了太多的东西,让我们只看到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荣耀,而缺乏了每一个感人细节的深入!

袁老是天地和田野造就出来的农业科学家,他的一双大手尤为显眼,他的手绝非普通的农民之手,"而是一双创造了无数奇迹的科学之手,一粒粒神奇的种子,就是通过这样的一双手来显示的",这双阔大的手,"为人类世界撑起了一片辽阔的天空"!

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幸福,能够吃饱饭,能够随时吃上大米饭,然而在过去的那些年代,吃上白米饭多么得不易,生活上的富裕让我们忘记了过去的年代,但在作者的陈述中那些艰苦的时刻其实早已深深植根在我们的记忆深处,虽然不曾经历过,但是令人感同身受,不能忘怀!吃饱饭是那个时代的一种奢望呀!吃"好饭"又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新标榜,野蔬也成为了饭桌上的"座上宾",一道健康而绿色的好菜!当我们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之后,吃的选择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非温饱问题了!

作者从袁老的出生一直追溯到八十多岁的高龄,极尽详实地介绍了他的一生,正像作者所说的的那样,"当一粒粒种子成为一个人的生命年轮,他是不老的,他的生命依然像种子一样充满了活力",我跟随着作者的笔触"追随着他的身影穿行在无尽的岁月中,一路追踪着他跋山涉水过来的足迹……"

我的话语太浅薄无力,大家该知道的都知道了,无需我再多赘述,不妨走进书中静心感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