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易新思维导图师资班复训第一天
今天是跟孙易新老师复训的第1天,属于第2次复训。这次我们是线上复训的模式,节省了交通和住宿的成本。
虽然在家里学习线上模式,有时候也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上午的时候一直因为在zoom上面是下载了两个不同的版本,电脑上一直是用的我是国际版的账号,我下载的是国内版的软件,所以一直登陆不上。
差点就要放弃听课,因为付出的成本不够多,所以会很容易放弃,后来想不能轻而易举的放弃,已经好不容易有一个假期可以在家里学习,所以就从上午一直弄了几个小时,最后先开始是用手机听,最后终于在电脑上弄好了。
今天的收获也比较多,比如说是通过自己在时间管理用思维导图进行做周计划这次根据孙老师的课程又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自己没有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放到日程表上,有一个全局观,这个是没有做到的,另外不太愿意去思考自己要做事情的,不太愿意去思考优先级,以及舍掉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
在这件事情上不太愿意动脑子,另外在行动方面不不会给自己留白,只有给自己留下来一定的空白时间,自己的日程安排才能够更加有灵活性与焦虑,导致宕机不如给自己留白一点,这样生活才会更有节奏一些,更愉快一些。
还有一个点是在读书笔记上的应用,其实这一点我自己之前是知道的,比如说有的人问为什么用思维导图整理,这本书收获不是特别大,整理来整理去还是作者说的那些东西跟看书没有什么差别,首先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的时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作者的观点去整理这本书的内容,所以整个出来的思维导图也就是作者的观点,你会有很多自己不理解的地方,那河整理书那和直接看书确实差别不大。
第2种是以自身为出发点,只去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收获,或者是接下来的行动围绕着自身去整理这本书的内容,整理自己所吸收到的一些内容,可以转化成行动的点。
我想如果把这两个点结合起来,一个是站在作者的角度,一个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把他们两个结合起来,就如同我们平时听到的一句话,把一本书由厚读到薄。
首先作者的观点那是一本书,我们每次读书的时候第1次读第1遍,可能理解不是特别的透彻,这个时候就是一种,你会发现你学到的可以用到的点并不多,当然你一定要与自己的自身去结合,这时候你整理出来的内容其实是很少的,可能你觉得你自己能用的点也就三五个点,随着你不断的去读,再读第2遍,第3遍的时候你又学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对于那本书你原来有过一遍的印象,再去学的时候理解又会多点,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你这一次画的第2次画的思维导图就有很大的可能和第1次画的思维导图内容不一样。
当你把整本书都理解了以后,你再去画这本书的思维导图的时候,他又有可能是一张很简单的思维导图。
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所有的内容都是你自己理解的,你围绕着这本书去说出你自己的观点,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去总结这本,提炼这本书的内容,我想这就是把一本书,由厚读到薄的一个过程。
这也是同一本书,为什么每个人画的思维导图的内容会不同,因为理解的不一样,学到的不一样,收获也不一样,可以转化成行动的点也不一样。
第3点是结合着自己看孙易新老师的那本思维导图,应用宝典这本书中的内容,因为前几天根据这本书去绘制了思维导图,一边理解一边绘制绘制后,发现再去听孙老师的课就会比较好理解一些。
比如说图像,是你随便找一个图像吗?不是你应该去调动你自己的大脑去想一想,在这个地方你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图像表示就是你心里所想的,也可以说是大脑所想的,我们把这个词叫做心像,这也就是心智图的一个点。
另外一个加深了一个印象,比如说思维导图的四大核心,其中有一个是图像图像又分为意义和位置意义呢就是他在你心中代表的是什么样的含义,你就可以用什么样的图像来表示,
第2图像的位置,原来我也知道,思维导图你要画图,像你就要把插图放在重点的位置上,相当于是加深了印象,并且通过之前的练习,现在能够与实践与文字相结合,所以这一点算是我自己的一个收获点,就是从原来的理论到现在的实践以及彻底的变成自己的东西。
放射性结构的阶层化,这一次理解了,老师也重点讲了,它主要是有阶层化和网状脉络,那阶层化又分为逻辑联想和自由联想的结果,不是逻辑联想,自由,联想是逻辑关系自由的,还有因果关系这三种。
三种就是在放射性结构进行阶层化分类,由中心图到主干,你去分类的时候的三种结果。根据一个关键词你可以自由联想,也可以进行逻辑联想还可以根据因果关系来表明,如果说是因果关系的话,有可能,那么我们可以围绕着4个方面去分析,有原因有现象,有问题有解决方案,这4个点我不太确定,这4个点我自己晚上复盘的时候对不对,不过最大的收获是这一整张图都是自己根据自己的白天学到的东西复盘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