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像吃東西,思像去消化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夫子说:只学不思的话就会迷惘,只思不学的话就会危殆。
孔門之學,志在聖賢。成聖成賢的道路,一般人沒有走過,所以要“就有道而正焉”,要向過來人、有道之士學。通過向师长請教問學,配合着研阅经典,把成圣成贤的道理、方法聽清楚、弄明白,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這一步,就是此章所說的“學”。
可是如果僅停在這一步不行,還要思。要把從師長那里裡聽來的道理,在生活中實踐,在實踐中反復的思維、觀察、抉擇。通過思維觀察,一方面去體悟這些道理的真實內涵,一方面把這些道理當做一面鏡子,觀察自己的思想言語與行動,如理抉擇,擇善而行。所以這裡的思,並非脫離實踐的玄思,而是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思,體現了儒家注重實踐的精神。
夫子為什麼特別強調這種實踐之思呢?因為如果只學道理,却不在实践中思维观察,那么即便把文字背的滾瓜爛熟,乃至把道理說的天花亂墜,仍會陷入迷惘——對所学的道理的真實內涵一無所知——也就是 “學而不思則罔”。舉個簡單例子,比如對於桃子的滋味,如果只是聽人講它是如何的甜,不自己親口嘗一嘗,那麼就始終不能真切了解它的滋味。只有自己咬上一口,边吃边想,“喔,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桃子的滋味啊”,这才能获得桃子的真知。古人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學了道理之後,一定要付諸實踐,在實踐中去思維、觀察、抉擇。
反過來,“思而不學則殆”,如果只思不學那就危險了。有的人不願向更高明的人學習,自己的行動力卻很強,而且也很善於在實踐中思維觀察總結經驗,他的見識因此會比一般人更深刻一些,所以也就顯得更自信一些,或者說更固執一些。可是一個人的經驗、眼界、思路畢竟有限,一旦超出自己的經驗範圍,往往就會進入盲區,無法看到更深廣的內涵。如果能虛心向學,那麼還可以補自己經驗之不足,拓寬眼界,超越局限。可是如果切斷了向學之心,陷在自己有限的經驗中故步自封、自我陶醉,那就危險了。西方有個小寓言故事挺有意思。在饲养场里,有一只會歸納法的火鸡非常善於思維观察,通過觀察它得出結論:無論晴天雨天,热天冷天,主人总是在上午9点给自己喂食。它對自己的結論确信不疑,於是就高枕無憂的在飼養場住下去,從來不想逃跑。可是到了圣诞节前夕,主人没有给它食物,而是把它做成了过节的食物。
所以學與思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割裂。學像吃東西,思就像去消化它,如果光吃而不能消化的話,肚子會出毛病;同樣地,消化很好但肚子裡沒東西的話,會把腸胃消化系統弄壞掉。只有学思并重,才能茁壮成长。学子如果既能不断的向师长学习,又能不断的把所学的道理用于實踐思維觀察,那么对道理的认识就不会停留在文字上,而是会透过文字看見它所指的真正內涵。而且随着实践与思维的深入,对该道理的认知还会不断的加深加广,“温故而知新”的效应就是这样产生的。认识上固然会不断的深入,而且由于这种实践之思,是要用所学的道理来抉择校正自己思想言語與行動的,所以久之自然会有变化气质之效。气质变化了,内心的感受也变化了——人会变得越来越快乐。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描述的就是这种快乐。颜回能够箪食瓢饮不改其乐,不是天生的,是从学思并重中来的。
谁说圣贤寂寞,我们的圣贤就是快乐的。快乐从哪里来呢?从学思并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