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读书,只是为了让我们在浮躁的时代里稍微不浮躁一点
文/付小轻 图/来源于网络
与书的结缘应该说从十几岁就开始了。那时候,专心致志的啃完一部又一部大块头儿的书,成了我最有成就感的事。
因此,当我第一次站在大学的图书馆,看着一排一排码得整齐的书籍,就仿佛身处闪闪发光的宝库,那种被幸福冲昏头脑的兴奋感至今仍然刻骨铭心。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中国现代文学……狄更斯、菲茨杰拉德、毛姆、劳伦斯……不论是置身于图书馆还是不知名的小书店我总能遇到一个个的知音,细数他们讲述的一个个故事。
几年积攒下来,光读书笔记就记了厚厚的一大摞。一路走来,是这些书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力量,感谢它们的陪伴,让我平凡的人生也有了一丝不平凡的亮色。
今天,我将对我的人生产生至关重要影响的几本书分享出来,愿也能给你带来一点点启示。
行走吧,趁现在有大把时光
总是渴望过不受任何羁绊的人生,讨厌一成不变的平凡和重复,总是想走更远的路,窥视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不一样的新鲜。这些愿望就像种在心里的一个个小小火种,不用点燃慢慢也会窜起燎原的大火。
刀锋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行走吧,去遇见宁静、觅得真知、接受烈火的考验。但是,在现实、金钱、家庭和爱情面前,所有的梦幻都成了一触就破的泡沫。世俗说,凡是正常的人都得有一份看上去还算体面的工作;爱情说,我要有源源不断的面包,还要有漂亮的衣服、鞋子和体面的人生;现实说,这个人疯了吧;金钱说,没有我做什么春秋大梦。
“碰壁,碰壁,再碰壁,生命白白浪费,落得个一场空。当你决定离开常轨行事时,这是一场赌博。许多人被点了名,但是,当选的寥寥无几。”
行走与留下的好与坏没人能说的清楚,但是打算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最后的结局与得失,或许能从毛姆的书中窥得一二。毕竟,不是谁都有大冰的运气与魄力。
在路上 杰克·凯鲁亚克
“垮掉的一代”代表人物。书中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离经叛道、充满奇异色彩的新鲜、奇绝的世界。最让我跪服的是杰克·凯鲁亚克的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他的文风是我最喜欢的风格,没有之一。尤其是开车前往墨西哥的那一段描述简直是出神入化、神来之笔。喜欢猎奇和新鲜的水瓶座一定要拿来读一读。
我曾经穷尽了想象
如果说想象的世界有一扇大门的话,是这些书为我敲开了这扇大门,带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离奇世界,只有赞叹、折服、赞叹……
双城记 狄更斯
英国文学史上,狄更斯被划为现实主义,毛姆等人也把他看作老古董一类的人物,但是作为一个不管时间还是距离都相距甚远的中国读者,我是把他当作魔幻现实主义来读的。是他的一部部作品为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不论是《大卫·科波菲尔》里那片奇幻的海,还是《远大前程》中古屋里被遗忘的爱人,还是《双城记》中众人在街上抢洒落的酒的画面……仍记得大学的某个午后读完狄更斯的《双城记》,心灵的震撼久久不能平复,走在街上感觉自己就像知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感觉自己就像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一般……
PS:《双城记》个人最喜欢的译本是张玲、张扬版,喜好因人而异,望大家参考。
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
大师的书我不能称之为读,应称之为啃,一本《百年孤独》拿起放下、放下拿起反反复复好几遍才终于读完。为了分清里面的人物,我还特意制作了一个表格。《活着为了讲述》是在每天上班的前十分钟挤出时间一点点啃完的,依照这样的速度,我整整读了两个月。但是读完之后不得不惊叹,大师之所以称之为大师,享誉世界终是有他的原因的。《百年孤独》里流浪的吉普赛人成为我当年最迷恋的词汇。现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仍然摆在书架上没有开动,就像守着一个未开封的宝藏……
伪满洲国 迟子建
中国现当代作家里最喜欢的有张炜、贾平凹、迟子建,曾经见过张炜本人,听他讲述过自己年少时拜师学写作的故事,谈话内容也是心系中国文学的未来,很是佩服。贾平凹在我眼里是中国少有的文学奇才,而迟子建是我最喜欢读的中国作家,没有之一。
迟子建的作品仿佛为读者重新塑造了一个世界,这里没有现代化的设备、没有勾心斗角,就算撰写本以为会充满血腥的《伪满洲国》,也是充满了人性。她的文字是有灵性的,不矫揉造作,一个字不能多一个字不能少,刚刚好。
这凄美的爱情
穆斯林的葬礼 霍达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小说。初中时,一位特别崇拜的老师看到同位的桌子上放着一本《穆斯林的葬礼》,想起了美好的爱情,告诉了我们他美好的大学时光,这也在我心里种下了读书的种子。等到高中离家远了,经济独立一些了,就迫不及待的在卖盗版书的小摊上买下了这本书。那时候晚上熄灯早,这本书是我趴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读完的。里面凄美的爱情、美丽的未名湖和英语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到大学时我也和新月选了一样的英语专业。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忙忙碌碌的生活,急匆匆的步履,人们的脸上写满了欲望,不妨停下来读几本喜欢的书,虽然我们成不了作家名人,也无法掩藏自己的无知和懵懂,但是心底的那一团火焰一定会散发出一丝不一样的光彩。
就要迈入2017年了,祝我们活得曼妙一些,稍微能不平凡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