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淡忘的爱情
1
第一次遇见他的时候,她还不懂爱情。他每天早晨都会把早餐送到她的位置上,一碗她最爱的辣椒炒肉的米粉外加一个荷包蛋,还有配菜一袋辣萝卜或老干妈,这伙食在学校里实属奢侈,他每天都来,往她的位置上放,她每天来食堂都觉得温暖,因为有人把她捧在手心里,就像她的爸爸妈妈一样,当然,她还是不懂爱情。她心里只有爸爸妈妈,十六七岁的年龄,她心里挂念的全是家和家里爸爸妈妈。于是,他带她在周六补课的晚自习时间,趁老师不备翻过学校高高的围墙,外面的天空和马路都是深幽寂静的,她因为害怕而哭起来,他一时间不知所措,又将她再接回围墙里。
记忆的时光在这里戛然而止,后来的后来,在同学群里听到他的消息,他和她的同桌在一起了,很幸福。
2
时光在脑袋里翻过一页,她20岁。 遇见他,爱情之花那一刻在两人眼里慢慢绽放,绚烂又柔和。他送她回家,路过一家小卖部,那家小卖部透着橘色的光,他叫她等等,他跑进去很快出来,手里多了一包炒板栗,她想,他怎么知道我爱吃炒板栗。他说,你看你穿的这么少拿着这包板栗暖暖手吧。她笑了,他拿出一粒剥开放在她的嘴里,那种味道太过于奇妙。
那个冬日里的夜晚,北风温柔的像棉花,软软的让人想融在里面好梦不醒。
下一个冬天总是会来,它如此刚正如此冷漠,即使这般美丽的风景也照收不误。他走了,被那辆如北风呼啸而过的车刮走了。被他点亮的人生那么快的就灭了,仿佛只有一刹那,多年以后的现实世界里,她已经分不清这是梦还是事实。只能在记忆里重复再重复的复习,在以后无数个冷漠的冬夜里温暖自己。
3
30岁,到了被催婚的年龄。父母的白发牵动着她的心,嫁给谁都好,父母满意就好。
他个子不高不矮,家里有房有车,说话斯文有礼,婚后一年他们有了一个男孩,再一年,他们有了一个女儿。他主外,她主内,他们相敬如宾。
4
他和她站在她的面前,她说,他对你没有感情,我有了她的孩子。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看着他。他点了点头,不知是羞愧还是为难,低头不语。她说,我同意。他惊讶,她坦然。
36岁,她自由了。
她带着孩子,回了那年的那座城市。小卖部没有了,只有宽宽大大的马路和林立的楼房,车更多了。租了一个香樟树下的旧式矮房子,租金便宜香樟树也漂亮,只是工作要转两班车,习惯就好。
5
55岁,孩子大了,她有更多自己的时间。退休的生活里白天同人打打麻将,晚上跳跳广场舞,时间不叫它闲下来。也有人介绍老伴,条件都不错,也有人追她,条件也合适,但她不能同意,爱情,怎么就是条件呢?爱情是花朵绽放在彼此的眼睛里。
6
63岁,香樟树下的房子买下来了。64岁,香樟树下的房子要拆迁,她不肯,坐在门口望着树流泪。儿女拿了双倍拆迁款卖了娘,她搬进了22层的电梯房。她不再打麻将和跳舞,也不喜欢出街,也不爱坐车,她晕车。
7
87岁,世界在她的眼中越来越模糊,再也开不出什么花来,她也不记得眼里为什么要开出花来,她喜欢在黑黑的夜里,点一盏发着橘色光的灯,不是因为温暖,是因为这样节省电。
8
87岁半,她走了,在冬日的夜里。他牵着她从22层走出去,风还是棉花一样的柔软,她的眼睛又亮了,花又开了,香气绕着他们,一直到很远很远。
一个月后,房间被打扫干净,重新粉刷直到没有一个老人的气息。新的租客住进来了,是一对眼睛里开花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