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这本书告诉你答案/《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

2020-01-17  本文已影响0人  雪烟说成长

“烦死了!烦死了!这篇文章我都改5遍了还通不过,大魔头到底还让不让我们好好过年了?!”

周一上午一到公司,就听到同事小K抱怨道。“亲爱的,你说我是不是就不是写作这块料啊?写出一篇好文章,怎么就那么难?”

无怪乎小k焦躁不安,年关将近,大家的心都早早地飞到了家里,领导却让她完成公司的几个写作任务。让写也就罢了,关键是文章还被打回来了好几次,着实让人郁闷。那么,文章到底应该怎么写?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困惑,不妨来看看《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吧,在这本书里,作者会告诉你答案。

本书的作者山口拓朗是日本著名的作家,也是传达力【说话/写作】研究所所长。在大学毕业后的6年期间,他曾担任出版社杂志编辑、记者,后于2002年成为自由作家。作为一个靠笔杆子为生的职业撰稿人,他曾经也有一段时期为写文章感到苦恼。后来,他阅读了大量的被公认为“有趣”,“通俗易懂”,“深刻犀利”的“好文章”,明白了自己的文章究竟差在哪里,并着手改变,最终取得了超乎想象的显著效果。为了帮助更多人掌握“写作的秘籍”,作者写了这本书。

本书并非是专门写给职业作家或记者看的,而是写给普通人的一本写作入门书。在这本书里,作者从“通俗易懂”、“有说服力”、“有深度”、“有吸引力”四个方面,为我们介绍了写出一篇好文章的操作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训练题目。只要我们按照作者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学习这些方法,并认真完成相关的训练题目,我们的写作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本书作者认为:在开始写作之前,你要在“思考”和“准备”上面多下功夫。这是你的文章与别人的文章拉开距离的关键所在。而思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的这篇文章写给谁看?一篇文章,只有明确了它的受众群体,才能做到“以读者为中心”,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和考虑问题,也才会赢得读者的青睐。因此,“以读者为中心”是我们写一篇文章的前提条件。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来学习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



本书的第一个重点是:如何把文章写得通俗易懂。

写作是作者与读者之间一种沟通和交流。既然是沟通和交流,就需要用双方都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去进行表述,也就是说,文章要通俗易懂。在作者看来,想要文章通俗易懂,有三个要点。

第一,观点明确。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文章都会有这样的毛病:看了很久,却根本没看见结论是什么;读了半天,却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要说什么……这些让读者看得云里雾里的文章,无疑是不合格的,也会令读者失去继续阅读的耐心。因此,在写文章的时候,我们要明确地提出结论,才能清楚地传达自己的思想。可有些时候,我们不是不想写结论,而是得不出结论。这,又该怎么办呢?

作者认为,之所以产生这一现象,是因为你缺乏一把尺子——即用来衡量事物的选择判断标准。

如果我们明确了标准,就一定能够得出结论。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标准会有很多,而且从不同的标准判断,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这时,就需要我们列举出各项判断标准,确定优先顺序,再得出结论。当我们把这个流程形成常规习惯的时候,就一定能写出结论鲜明的文章来。

第二,简洁明了。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一篇文章如果写得晦涩难懂、废话连篇、长且乏味的时候,是没有人愿意看完的。我们所追求的,是“冗长”的反面——没有废话的、简洁的文章。因此,作者建议我们,写完文章后,再从头过一遍,把其中的废话删掉,甚至把文章删减一半。这个方法被作者命名为“热情地下笔,冷静地下刀”。也就是说,写文章时,最好要一气呵成,不必过分拘泥于细节——正所谓“热情地下笔”;而当写完之后,等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再进行修改——正所谓“冷静地下刀”。

此外,“冷静的下刀”必须遵循一条规则:尽量删除掉和自己想传达的信息关联性较弱的信息,只保留“重要的东西”和“需要的东西”。

第三,具体化。

“语言”本身就是“抽象”而“含糊不清”的,写出“通俗易懂的文章”的第一步,就是把语言具体化。如果不具体化,就无法消除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理解差异,也就无法体现“以读者为中心”这一思想前提。

要想把文章写的具体化,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抽象的词语”,或者“意思含糊不清的词语”。而“数字”和“专有名词”则是具体性的极致,如果可能,请积极地加以运用。



本书的第二个重点是:如何把文章写得有说服力。

 

作者认为,想要文章具有说服力,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信息齐全。

关于信息齐全,推荐大家使用“5W3H法”,它是清晰易懂传达信息的基本要素。所谓“5W”就是“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When,Where,Who,What,Why)”,所谓“3H”就是“如何做、做多少、多少钱(How,How many,How much)”。作者认为,无论写任何文章,都必须意识到5W3H。如果遗漏了必要的5W3H要素,就有可能导致各种意想不到的悲剧。

5W3H的信息相当于下厨所用的“食材”,开始写的时候当然就必须先备齐了。如果等到你写文章时才意识到5W3H,那就太迟了。

第二,具体事例。

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具体的事例就是文章的素材。如果说思维导图或者大纲是一篇文章的“骨架”,那么具体的事例就是一篇文章的“血肉”。有骨架而没有血肉的文章,自然是干巴巴的,教条式的,比较乏味的。作者对此也有一个比喻,他说:没有具体事例的文章无异于“没放配料的酱汤”,而加入具体事例的文章,则好比“配料丰富的酱汤”。虽然同是酱汤,前者乏味,后者美味,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文章也和“酱汤”一样,“材料”非常重要。加入具体的事例,会使你的文章更加形象生动,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有说服力。

第三,导出结论。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部下向上司汇报了某件事之后,上司追问道:“然后呢?”“所以呢?”“结论呢?”, 这说明大多数部下,都缺乏一种导出结论的能力。同样的,在一篇文章中,如果只是叙述事实,而没有写从中得出什么结论,那就是作者的失职。

在事实与结论之间,是存在因果关系的。“事实”和“结论”的因果关系越强,文章也就越有逻辑性。因此,在我们平时的写作过程中,描述完一个事实或者一个具体事件后,要记得加上自己的结论,让你的叙述更加完整。



本书的第三个重点是:如何把文章写得有深度。

想要把文章写得有深度,需要从以下三个方向去努力:

第一,不同视角。

在我们身边,有的人总是喜欢一口咬定地对事物进行判断。“男人最坏了”、“女人就喜欢斤斤计较”、“有钱人都很吝啬”、“小孩子最烦人了”……这些都是单一视角下的惯性思维。如果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跳出单一视角写作,那么文章就会变得更加丰富立体。

比如,说到“减肥”这个话题,很多人会把关注点放在“体重”上。其实“减肥=体重”,只是其中的一个视角。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身体脂肪”、“BMI指数”、“健康”、“美容”、“脑科学”、“心理学”等视角出发,写出不同的文章。随着视角的变换,对事物的看法也会发生变化,文章题目的深度和广度也会随之增加。

其实,所有的事物都能从多视角看待,不可能只有一个视角。而视角越多,文章也会变得更立体,更敏锐,更让人信服。在很多情况下,从出人意料的视角、奇怪的视角看问题,反而能写出有意思的文章来。

第二,深挖原因。

生活中看到的许多现象,发生的许多事件,甚至自己的许多情绪,背后都有它发生的原因。如果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能够深入地思考,去探求现象背后的本质、事件背后的道理、情绪背后的原因,我们的思考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写出来的文章也一定会更加深刻。因此,我们要学会去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询问、自我探索、自我审视,我们会越来越明白情绪的来由,越来越了解世界的本质,也越来越清楚自己内心的声音。

第三,寻找共同点。

许多写作者在写作一阵子之后,就会陷入“没有素材”的尴尬境地。作者认为,其实素材并不是“用完了”,而只是自己“以为用完了”而已。如果所有素材都要从自身内部寻找,那么迟早都会走进死胡同,而那些拥有无穷无尽素材的人,则善于从“自身以外”寻找灵感。

从外部找到素材之后,应该怎么办呢?作者认为,应该和自己擅长的内部素材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运用“外部素材×自己擅长的素材”这一乘法公式来写文章。

这一乘法公式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就是要寻找到“外部素材”与“内部素材”的“本质共同点”,并围绕这一“本质共同点”来写文章。这有点像写作中的“灵感”,即把A和B两个不相关的信息结合起来的能力。例如,牛顿看见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而发现了“万有引力法则”,其实正是把两个不相关的信息结合起来——换言之,这就是“灵感”。



本书的第四个重点是:如何把文章写得有吸引力。

关于这一部分,作者写的比较简略。想要把文章写的有吸引力,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运用技巧。比如重视开头、用引号增加临场感、细节描写、说话斩钉截铁、运用拟声拟态词等等。

第二,引发共鸣。比如诚实地表达自己、用自己的话谈体验、以故事打动人心等。

第三,“逻辑”+“情感”。区分“逻辑派”与“情感派”,根据受众群体调节并平衡两者的比重,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来。

以上就是本书的四个重点。“通俗易懂”、“有说服力”、“有深度”、“吸引读者”,这是一篇好文章的四个要求,也是我们努力的四个方向。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31个小节的详细叙述,为我们揭示了“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第六章“通过写文章改变你的世界和人生”中,作者还提出了“为你的文章增添光彩的七个建议”,包括“以文为鉴”,“多读书”,“多写作”,“撰写未来简历”等等。可以说,这是一本从技巧层面提升你写作能力的实用工具书。

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动物,你每天都在思考,在各种情感变化中生活着。因此,正如作者在这本书里写的第一句话一样——“你也有写文章的才能。”我坚信,只要我们多多运用作者提到的这些方法来进行训练,假以时日,一定能够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从而写出一篇又一篇的好文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