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放假安排出炉,有一种财务自由叫做“假期自由”
近日,人们正哀叹2018年余额不足之际,2019年官方放假安排横空出世,激起池塘好几朵浪花。
可见小鱼在放假这件事上依然是条“穷鱼”,从池塘到游回大洋的路上始终隔了一个长长的假期,嘿嘿。
以下是“上海发布”整理的通知与日历,方便大家查阅与计划。认真看着电脑的小兔子说明是上班日,否则为放假日。
还依稀记得前不久有人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中国人的财务自由标准划分成从“菜场自由”到“国籍自由”的九大阶段,广大网友一度被深扎心窝。
其中九大阶段按照“段位”被划分成了菜场自由、饭店自由、旅游自由、汽车自由、学校自由、工作自由、看病自由、买房自由以及终极版国籍自由。
若朋友们心痒痒忍不住要对号入座,结果可想而知。必定有人沾沾自喜、洋洋自得;有人扼腕叹息、内心焦灼。
小鱼也是条俗鱼,内心骚动一对照,发现这图示似乎还缺个0段。因为小鱼不去菜场,怕被人活捉了去吃掉。
但又确实梦想着能够拥有随心所欲的“自定义假期”,自然好奇此类自由被归在了哪个阶段。
九个段位温习了两圈,看似最接近的“工作自由”本身也涵盖不了小鱼这点奢求。
再仔细斟酌这9大阶段,发现对它们的诠释没有一个考量了时间这个要素。
再昂贵的食材买得起,也可能成为“巧妇难为无时间之炊”。
再奢华的饭店埋得起单,也可能被老爹老妈嫌弃浪费,唠叨真不如常回家坐坐。
去得了最小众最有格调的旅游目的地,也可能需要小心翼翼掐住假期首尾的切换。
奢华的海边别墅收入囊中,也可能一年没几天机会躺卧其中,静静享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惬意时刻。
当然,你可能会对此嗤之以鼻:真正实现了财务自由的人,还愁没有时间休假?难道不是想休就休?
财务自由,原本是给普通人一个美好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努力奋发向上,最终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鼓励大家在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之后,尽可能选择做自己认为有兴趣、有价值的事情,实现自我价值与人生的意义。
然而,现如今追财务自由的路线仿佛与一夜暴富成为一对不可分离的连体婴儿。
这个道路上,总能听说很多人一夜暴富,抓住了某个风口,就即刻与猪一同飞上天的神话。
或又听说曾经班上成绩最差的同学,一鸣惊人成为网红,数礼物与打赏数到手抽筋。
新媒体圈圈里热烈分享着购买某个课程、进入某个付费社群后立马修炼成“躺赚”的“九阴真经”、“玉女心经”,一个月就入10万果断掉头辞职的故事、热血沸腾。
你若提出一丝丝质疑和求证,很快会有人用“格局”、“认知”等高大上的概念来鄙视之。
从前有个段子曾这样调侃自嘲:“每天起床都要看一下福布斯排行榜,如果上面没我的名字,我就去上班。”
笑过就好,因为它恰恰反映了当下很多人对“财务自由”的理解沦为对“一劳永逸、一蹴而就,赚完快钱立马辞职养老”的执念。
在时间为横轴、金钱为纵轴的功利象限下,人们恨不得在时间轴的负数阶段就已经90度直线冲往了Y轴的上空。此为“拼爹”,不属于你我平凡家庭容易够得到的起点。
那么拼快钱、快富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选择。
经济学领域有个“机会成本”的概念,大概意思是,如果你选择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在某个领域,意味着要放弃在另外其他领域的投入。
大白话也就是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鱼和熊掌很难兼得。
每一种成功背后都有其付出的另外形式的代价,每个人生阶段都有自己必须要过的一个个山头,一劳永逸恐怕也只是个不切实际的梦。
有钱又有闲无法成为大多数人的状态和能够到达的终点,我们必须有所选择、有所放弃。
获得金钱确实会带来很多特权,包括购买别人的时间。然而小鱼更关注的我们自己拥有的时间。
我们宝贵而有限的时间有没有花在自己喜欢并值得的事情上。
有没有一定的自主支配自己时间的自由,用于
关注生命与健康、
身心的调整与恢复、
与家人孩子的共处与陪伴、
和朋友的联络沟通、
真实的兴趣与爱好、
与自己内心的对话?
如果每年12月官方假期安排出炉都会引起人们一阵雀跃的话,说明大多数人是没有这个“假期自由”的。
在非假期的时候,更难挤出属于自己的时间。
才会为之激动、为之焦虑、为之筹谋。
无论你正走在哪一条财务自由道路上,希望朋友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早日获得时间自由、“假期自由”。
在任何时候能够有资本、有能力在自己想做的事情、必须做的事情上不再眼巴巴的凑着公共假期,而是可以说休就休、说走就走。
更多的时候,这是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