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我们对不喜欢的工作产生兴趣?
如何让我们对没兴趣的工作产生兴趣?
我们的工作时间占用我们生命的至少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如果我们这一辈子花去了一半的生命去做一件我们不喜欢的事情是不是非常可悲!
有这个想法的人如过江之鲫,但要么无奈忍受,把工作看做是获取生存筹码的交换;要么受成功学蛊惑,追求梦想、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去了。但无论哪一种,基本大多都没有获得理想的回报。
为什么,
如果仅仅把工作当成一个被迫的劳动,一个交换的筹码,那么你心态上就会排斥这个工作,从而丧失哪怕那么一点点的积极性。
第一个恶果就是:容易疲劳。科学研究,大脑在工作时,除非进行高强度思考导致大脑缺氧缺能量,不然长时间工作也不容易疲劳,时间极限可达12小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科学家可以经常性的连续工作几天。
而我们平时工作感觉疲劳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一些厌烦、枯燥、期待下班等负面情绪,导致精神、身体的紧张,从而分泌出一种精神毒素才令大脑感觉疲劳的。
回想一下,辛苦的工作了一天,在离开公司的时候是不是还想赶快回家躺在床上好好休息一下,但回到家里如果男(女)朋友突然来电话出去约会,是不是马上精神奕奕、神采焕发?
第二是:降低大脑工作效率。在对待没有兴趣的东西,大脑基本上是处于效率低下的状态,这种状态下记忆效果会变差,思考效果也会变差。简单说,这个状态下你想把工作做的出色基本是不大可能的。
工作做不出成绩,被领导、同事责备,进一步产生负面情绪,进一步对工作没有兴趣,更没兴趣则更做不出成绩。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升职加薪、事业成功自然也是不可能的了。这样的人生是你想选择的吗?除非你是公务员,只要嘴上工夫好,或许磨洋工也可以让你升职加薪。
如果你果断的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寻找自己的兴趣,那么你真的认为这个选择比上面那个靠谱吗?
假设你知道你的梦想,知道你的兴趣所在。但如果这个兴趣成为了你一生的工作后,你真的还能继续对其兴趣昂然吗?
最典型的例子,我们80后以后这几代,有几个男生不喜欢玩游戏,现在很多女生也喜欢玩了,但是你那是把游戏作为娱乐,有空的时候玩,没空的时候可以不玩。如果你现在马上成为职业玩家,天天在网吧训练打游戏,你真的还能从中体会到快乐吗?要知道,训练可不是跟你娱乐时一样,随着你的喜欢,可以经常切换地图、变换角色、改变玩法的。训练可是一整天一整天的重复配合练习一张地图、一个角色、一种玩法的。
如果你还没做过你梦想的事情,只是因为看别人做的非常开心,所以你也想做。这样就更搞笑了,你没做过,你怎么知道你能行?你连能不能顺利做下去都不确认,谈有兴趣那不是很荒诞?
其实人性就是这样,看别人拥有的,看到的总是美好的一面,看自己拥有的,则看到的总是丑陋的一面。你现在的工作你没有兴趣,很可能是因为你总是失败,被打击而丧失兴趣。那么这样的状态,换一个方向,你能确认不会再次失败,再次被打击?
如果你把手中的工作做到了出类拔萃,然后再说对现在的工作没有兴趣,那才是真的没有兴趣。
所以不要受成功学蛊惑,兴趣不是找到的。
自信的人可能对什么东西都会有一点兴趣,但这其实是好奇,而不是兴趣,只有坚持了一段时间,有了一点的进步,依然还想继续的时候,这才是兴趣,而不是“三分钟热血”
不自信的人可能对什么东西都没有兴趣,天然抱着排斥的想法,去尝试任何东西必然也是不会产生兴趣的。
真正的兴趣是培养的,是通过一次次的成功反馈得来的。
那么,
如何让自己对现在的工作产生兴趣,如何找到人生的兴趣?
首先,要认识到没兴趣的危害,如果得过且过的状态,没有内心的驱动,别人使再大的力气也没用。
具体危害上面写了,这里再总结下:
1.浪费生命;
2.容易疲劳;
3.大脑效率低导致难以出成绩,进而恶性循环。
第一个方法:自我暗示、假装有兴趣
现在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人的意识是分显意识和潜意识的。潜意识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要大的多的多。如果我们任由我们的负面情绪控制,每次看到工作都产生厌烦、无聊的感情,这就是在对自己进行自我暗示,会令自己进一步的讨厌工作、进一步丧失兴趣。
所以我们先要从情绪上控制住自己,可以假装自己对手上的工作很有兴趣。这个状态开始的时候会非常难受,但是坚持一段时间,你就会慢慢发现,自己不再那么讨厌手上的工作了。
小丽是一个办公室文员,每天都要整理一大堆的表格,以前她非常不喜欢这个工作,感觉枯燥乏味。所以每天她都是精疲力尽的回家。但有一天她改变了以前的想法,她认识到,反正工作都是要做的,苦闷的做也是做,快乐的做也是做,那为什么不选择的快乐的做呢?
于是她改变了她的心态,她早上起来都会对自己说,我可以去工作了,这个工作令我很快乐。进入公司后,她会对自己说,我现在手上的表格都非常有意思,我可以从中获得很多快乐。
此外,她为了能从工作中真的获得一些有趣的收获,她开始自己跟自己竞赛。她争取每次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错误率整理完一份表格。胜利了就自己奖励自己一次好吃的,或者可以买一个小玩意等,失败了则惩罚自己失去一次吃好吃的机会等。
这样,慢慢她真的越来越喜欢她的工作。并且,她的工作做的越来越好,加班也越来越少。她跟同事和领导的关系也好了许多,因为以前她工作经常出错,会拖累部门一起为她承担责任。
领导慢慢也把一些更重要的表格整理工作交给她。
直到有一天,一位部门主管的秘书离职,要找一个顶替空缺,她的领导把她推荐了上去。因为她的领导认为她不仅本质工作做的出色,而且不会因为一些临时的额外工作而抱怨。
有时候有没有兴趣,只是在你一念之间。为了辅助你假装有兴趣的行为快速获得成果,你可以像小丽一样,自己跟自己或跟别人竞赛,通过一些有益的游戏来增加趣味。
感觉工作枯燥乏味的,可以自己跟自己比速度,再枯燥的工作要想提高速度肯定还是有难度的。
如果感觉没有挑战,那完全可以想办法给自己增加难度。例如重新整理工作流程,让流程效率更高;要么选择一个以前没有使用过的方案等等。
说不定哪天,除了对工作兴趣的转变,事业上还可能有些意外的收获呢。
第二个方法:咬牙坚持,做出一些成绩。
无论有没有兴趣,但是认真对待你的工作,坚持把它做好。只要投入进去,依然可以避免大脑进入无聊模式。争取做出一些成绩,例如项目有大量用户的使用,方案受到合作商的赞赏等。
只要你的工作获得一些任何方面的肯定,那你的心态必然会被激励,你的付出有了回报,你可以把你的工作做的很好,兴趣就由此而产生。
转变心态是第一步,但是有些高级些的工作光靠心态的转变是没有办法做的出色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了。
有时候人对某方面事物没有兴趣,经常也是因为对此不了解。例如对你所进行的工作的前因后果、对公司的价值、下一步能发展到哪种职业、做到精深处能达到什么状态等等统统都不了解。这个时候同样需要大量的信息和知识。
学习大量相关知识,越对你的工作有更多的了解,越多你工作的相关专业更精通,你就越对你的工作有兴趣。
那些所谓工作狂,你认为他们真的就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吗,他们必然也是从工作中获得了快感,获得了成就,获得了被赞赏被需要,最终转化为了对工作的兴趣甚至狂热,这才成为工作狂的。
第三个方法:放弃功利,对专业技能有更高的要求。
由成功导致的外部赞扬而产生的兴趣,其实本质上依然是外在的激励而形成的外在动机式兴趣。这种兴趣随时可能因为你没有继续获得成果,外部停止了对你的赞扬而慢慢失去兴趣,甚至逃避。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由于某方面特别出色而功成名就,之后偶然失败后就突然一蹶不振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动机一直维持在外在激励状态。
那如何获得内在动机式的兴趣?到这个位置,你要先明白,功利与兴趣已经在表面上开始分离。我们如果追求的是功利,那么将不可能获得内在式的兴趣。我们永远将是为了赚钱而工作。
如果毅然放弃眼前的功能,选择内在的兴趣。
就是要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有更高境界的追求。了解领域内高手的水准,以他们为目标。
例如程序员,做出一些成功的项目只是开始,要对编码本身的境界有更高的要求,以业内的超级大牛为目标,不断的磨练,以每次的进步为快乐。
例如管理者,带领一个20人团队才只是开始,要以管理大师为目标,不断的学习和感悟管理知识,以每次进步的业绩为快乐。
到此,如果你真的达到了某个领域的大师水准,那么我想更大的功利其实也在等着你。所以兴趣与功利只是在初期时有过短暂的分离,只是因为我们的境界不高而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最后,兴趣,即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成就和功利的引路者。愿所有阅读此文的人都因为兴趣而获得更高的成就。
这里是宋文峰创办的士别三日读书会,希望能给您带来收获,希望你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