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14岁学生跳楼:孩子的绝望,父母不懂
你的儿女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纪伯伦
-01-
这几天,武汉江夏一中初三学生跳楼事件引起热议,在看到监控全过程后,又气愤又惋惜:
学校走廊里,一位妈妈怒气冲冲走向一男学生,那是她儿子,叫张某锐,一上去就是两个耳光,边打边骂,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那两记耳光的威力。随后,还出现掐脖子,推头往墙上撞等一系列过火动作。而这一切,源于当天课间休息,男生在教室与同学玩扑克牌,被班主任发现后,便请家长到校配合管教。
最后的结局,不用赘述,悲剧收场:男生默立了两分钟,利索地爬上栏杆从5楼纵身跳下,年仅14岁,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说真的,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我都有看。唯独那视频画面,是我不忍心看第二遍的。面对这种悲剧事件,评论也总是出现两边倒:指责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太好,没吃过苦,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的比比皆是;同情孩子,为其鸣不平的网友也不在少数。最让人不解的是,持批评态度的人当中,大部分已人为父母。
想想,不禁一颤,中国还有多少父母以爱之名,在无情碾压孩子的自尊心而不自知。
-02-
短短几分钟里,在人来人往的走廊上,在彼此熟悉的同学面前,他的自尊被自己的妈妈打得碎落一地。虽然已经知道结局,但我仍会心怀期望,做出“不切实际”的假设:如果那位妈妈当时不那么粗暴对待自己的儿子,如果她能听下儿子的“辩解”,如果在男生静默的那两分钟里能有人去给他鼓励和安慰,如果……那么最终的结果是不是就会有所不同呢?MAYBE.妈妈“一气呵成”的打骂动作,儿子“去意已决”的坚决一跳,不难发现,矛盾是日积月累的,了结自己的念头也许早就在男孩的脑海里转了千百回,只是还没触发到雷点,而那天,情绪都“刚刚好”……
看到一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的文章,里面有几句话直接点出问题的根源:“从表面来看,悲剧的导火线是“课间打牌”,直接原因是妈妈的两巴掌,但我们往更深的层次来看,妈妈的两巴掌只是压在骆驼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根本的原因是孩子遭遇了“情感枯竭”。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除了空气、饮食的不断补给,还需要情感上的滋养;情感是链接,使我们和这个世界产生关联。
一个人哪怕遭受的打击再大,但只要有情感的牵挂,都不会轻易想到自杀。而一个被砍断情感联结的人,实际上就是和这个世界断了关联。既然生无可恋,死又何所畏惧?”
在孩子的眼里,本能觉得父母是权威高大、可以依赖、可以为他们遮风挡雨的存在,而大人们总以为孩子的世界里,没有思想、没有苦恼,仗着“孩子需要他们”这一点,粗暴地为所欲为,往往将孩子推向抑郁、叛逆的境地。
-03-
每年都有很多惨剧发生,今年显得尤为特殊,在黯淡的大环境烘托下,每发生一起不幸事件,都会增加大众的心理负担,引起大规模社会舆论,青少年自杀事件也频频上热搜。20年的寒假被称为“史上最长的假期”,学生上学的时间一拖再拖,家长与孩子有了更多朝夕相处的时间,但也更加暴露了一个家庭的亲子关系问题。
我的家族群里,姐姐特别喜欢分享这类新闻,记得有一次,她发了一则一名初中学生开学没几天,疑似因学习压力太大,在学校跳楼自杀的消息。针对此事,姐姐发表的言论至今回想起来,我都感到不适。作为旁观者,在不清楚情况的前提下,她这样“盖棺定论”:
“什么学习压力大,都是假的,再大也到不了自杀的程度。不用说,肯定是回学校了,没游戏玩,难受就自杀了。现在的孩子太脆弱,整天伸手要吃要喝要钱,还沉迷于游戏,就知道向父母索取,害父母害社会,死有余辜。如果是我的孩子,早被我弄死了……”
看到后背发凉,再想想她平时教育孩子的方式,感到一阵心寒。
只负责提供物质,不懂何为精神需求;不喜沟通、偏爱苛责;乐于把受的苦难归咎于孩子,是中国父母的通病。
你们在责怪孩子脆弱时,可曾想过他们稚嫩的肩膀上,可能正肩负着不能承受的重力?
你们在期待孩子成才,替孩子做了各种决定时,可曾想过孩子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你们总觉得为了孩子牺牲了太多,孩子应该听话,可曾想过那种自以为是的爱,以爱之名的捆绑,会让孩子感到窒息呢?
…………
如今的社会,孩子每天可能要面对的困境,并不比成年人低:追赶学业上好学校、遭遇校园暴力、被同学排挤、争取父母的认可……他们不累吗?累呀,每一项都是沉甸甸的课题,甚至是一生的阴影,这些都是孩子不太愿意跟父母提及的,因为他们知道,父母关心的是成绩,而不是成长。很多话想想,最后都算了,任由它们在心里发酵膨胀,抑郁、自甘堕落、自杀,是他们向这个世界发出无声抗议的方式。
-04-
卢梭说:“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观念、态度等都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却吝于给予孩子赞扬和肯定,不分场合地“打压”孩子。面伤了,可以一笑而过;心伤了,就很难再补救了。
美国影片《超脱》里,有这么一句台词:“在试图成为父母之前,人们或许应该确保自己懂得如何做父母,别在家里做试验”。没有多少父母有勇气承认自己没资格为人父母,当孩子出现一些所谓“不正确”行为时,父母不是去了解背后的原因,或者试图去沟通,而是采取最粗暴地教育方式——当众责骂羞辱。最可悲的是,直至孩子离开,他们都没弄明白,为什么孩子会抑/为什么要那么决绝离开这个世界?
孩子不是附属品,更不是情绪的垃圾桶,教育孩子,不是只有“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条路,引导和以身作则同样行得通。
一个家庭需要爱、包容和理解,所以,父母们,尝试给自己孩子50分的温柔和50分的理解,可以吗?只要让他们感觉到父母站在他们身边,他们就依旧是那个朝气蓬勃的勇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