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
回归
——班主任手记之二
明云
感叹了开学之初给学生说的“规矩、边界、自主”,勉强启动了班主任手记之一;现在有意动手,姑且就成了之二。以前认为,这些手记记录可有可无,对于一个纷杂的事务性工作,有必要梳理一下,也是必须的。不然,好像失去了秩序,搞到一直忙,不知道节奏。
进入第四周,实际是开学了半个月,第一周仅仅是半天,还没来得及熟悉学生,就因为台风而暂停。有时忘记上课的时间点,看来忙得不知时间过去,连课程表都没在意了。这周开始,编制了一个表,把一周必要做的节奏,编在了里面,一目了然地知道今天需要做些什么。除了课程,还有各种值日、会议,要不然看不到时间段,就不知道下一个时间点,要做啥事情。学生值日的编制表,也是逐渐细化,落实到人;不过,怎么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参与感,还是要讲究点策略与鼓励。有些学生被科任老师各种反映,也要对这些反映做一个回应,相应地让学生参与班级的具体建设与活动,甚至提醒他们这是一个指定的动作,必须要完成,以为你得被推动。
其实,保留适当的活跃是需要的,不然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体现在哪里?有文章介绍,初中生的创造性在急剧下降,难道我们的规定规制得过死,让学生没有伸展的空间?好像有点如是,起码多数时候有点赶鸭子一样,高效学习领悟体验,得讲究成为种种自驱的习惯,也许能够改变了这种的态势。实际上,我们多数都在茫然的忙碌当中,怎么做到身忙心不忙,也已经是种特殊的能力。对于教师本人不一定做得到,何况是学生呢?有种回归多年前的忙碌状态,不知时间过去,就在各种的流动中,时间就在罅隙里匆匆过去;比朱自清的《匆匆》更匆匆,起码他是体验到荷塘月色的淡雅、挤牙膏时刻的存在,怎么我们好像就如“夏虫”,仅仅知道一天中怎么做,最多就考虑一周中要具体做点啥,或者说配合做点啥。近期学生的请假人数也在上升,据说初中要求比小学严格,不少学生不太适应,有些是应激性的惯性反应与磨蹭,甚至是属于无意识的行为。
在不少老师看来,好像学生有“问题”,根据脑科学发展的观点来看,学生的脑发育处于飞速的活跃期,他们使用探索式成长,也是必然的,至于经历的相应的应激反馈机制、学习机制,他们能否形成良好的新型习惯?学生的可塑性比成年人要好得多,但是指望他们在稳定性上有所体现,这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也是一个耐性磨合与等待的过程,既然选择了教师的角色,就得有这种看得开的“不作为”态势。其实,谁没有年轻过?年轻时的荒唐与顽皮,想起来也历历在目,不过现在的学生缺少了“顽皮”的空间,他们的心智推动水平,跟以前的非信息时代,又不一样;他们有多种选择,甚至有多重丰富的体验,但是想把他们关在笼子里,就成了另外的痴心妄想。
试想,有了一个良好的水平综合平台,给他们选择,他们从中会得到什么启示?人是受各种暗示的,如果他们能够接纳高水平的暗示,他们的自驱力和耐力,就已经悄悄存在;无论一些行为见与不见,他们明白这只是过程,当某一个节奏点来临,机会与机遇对他们来说,都是有可能出彩的。
出彩中国人,无悔时代的节奏,祝福年轻人们的张力可以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