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看云山
到过武冈许多次了,每次都与云山擦肩而过。这楚南胜境常在心头萦绕,那飞瀑林涛也在梦中时时闪现。我对这座国家森林公园,心驰神往许久了。
夕阳西下看云山这次借随市工商局驻村工作队到武冈柏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考察太空鸡的机会,附带去了趟云山,偿还了多年的夙愿!
夕阳西下看云山由于是考察项目,等忙完再赴云山时,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大多的游客已经返程,诺大的停车坪里空空如焉,一辆车都没有,显得非常的孤寂。由于时间紧,我们一行人下得车来,跨过无名溪,沿游步道匆匆而上。
夕阳西下看云山古人赞云山为"叠翠千仞,屏风九张"。或许我是俗人,目光短浅;仰或是未登高望远,一览众山,感觉不出"千仞"在何处,只是那满山的翠绿,到是合了"叠翠"二字。还有那"屏风九张",我是再也看不出悟不来的了!
夕阳西下看云山现在虽然已是夕阳西下,但还是酷热难当,从山林间扑面而来的风,夹着滚滚热浪。上到不远的望龟亭时,个个都是汗流夹背了。望龟亭是座圆形小亭,质朴无华,简洁明了。站在亭边,远望对面的山梁,一块巨石在绿荫的衬托下遥指蓝天。据介绍,这是云山独有的一景四观,正面看为"金龟越岭";单看头部为"太白吟诗";换一个角度又是"观音送子";如果加上联想就是"仙人指路"了。趁着休息的空闲,我与朋友们看了很久议论了很久,大家都觉得站在望龟亭边观赏,极象一只危岩站立遥望蓝天的雄鹰!
夕阳西下看云山片刻休息之后,从望龟亭轻移数步,就来到云山古十景之一的"崖前帘水",这个景点气势虽然不怎么磅礴,却很吸引人。一袭溪水轻纱般从50米高的悬崖上飘然而下,一个不大的石洞在水帘后面若隐若现,让人增添无限想象。也许是干旱季节,水流太小,看不到飞珠溅玉、水雾升腾的美景。如果大雨倾盆的日子,撑一把花伞前来,或许能见到"长挂崖前缕缕垂"的壮观了!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在帘前陡峭的步道上,我们拍了一张合影,记录来云山的第一印象!
夕阳西下看云山路越来越陡,一条栈道在石壁上蜿蜒。沿途杉木如椽直指蓝天,灌木似盖半探悬崖,更有碗口粗的冠盖藤紧伏在石壁上伸向目不能及的高处,使人想象无限。步道迂回百转,来到一处开阔地。这开阔地,就是建在半空中的一个大平台,平台两边是危岩怪石,给人一种阴森可怖、神秘莫测的感觉。站在平台上举目眺望,夕阳正渐渐靠近远处的山梁。周围的山峦,被镀上了一层桔黄,使人有步入蓬莱仙山之感。遥望对面的山脊上,一个不大的石头突兀地立着,很象一只兔子,素面朝天地蹲在那儿,此处取名"玉兔听经"。相传秦时,有卢、侯二生奉秦皇之命四处寻找长生不老之药茶,药没找着,却找到了这个仙山福地,便隐居下来,设坛讲经。有一灵兔常在一旁聆听,不畏酷暑严寒,"林涛飞瀑全不顾,一心修炼听仙音"。卢、侯二生修炼成仙后,玉兔也化成一尊石头,随其飞升了。故事正能量满满、其景微妙微肖,博得众人阵阵赞叹!
夕阳西下看云山过九曲回廊,观洞门余影,越炼丹危崖,来到一条溪边。溪水清澈,自上而下形成几级小小的飞瀑。掬一捧入口,清冽甘甜,沁人心脾,一路的暑气顿时消失贻尽。众人聚在一起小坐,纷纷议论这云山的得名。既为云山,应有云雾。古人赞其"云雨起于方寸,楼阁观于弹指,盖楚南之胜区"是不是徒有虚名。我说不可能,有那么多名士甚至帝王来过云山,那雾海茫茫,"南风扫顶"的美景,不是凭空可以编造得出的。清代诗人游历云山后写道:"山以云名云即山,云生山头山埋云。山静云动云无静,云多山少山难分"。一首28字的诗里,云和山就占了14字,难道是作者憶想出来的吗?宋朝高宗皇帝登临云山后感叹"云山七十一峰,烟云变幻"难道是胡说吗?还有那么多石刻摩崖,碑存古韵……只是我们来的不是时候,没有领略到烟雾升腾、云海弥漫的美景罢了。正侃得起劲,有朋友堤醒时间不早了,众人便又继续向上攀。过栈道,穿玻璃走廊,一路九曲十八弯,来到被称为云山一绝的"仙桥横汉"。只见一块长近8米,厚1米,宽1米多的半圆形石头横亘在山顶,恰似一座"跨向万峰巅,渡云不渡水"的仙桥,仙桥凌空飞架,鬼斧神工。传说卢、侯二生在此成仙飞天的,为云山最著名的古十景之一。若是霪雨霏霏天气,云浮桥移,云飘桥动,不是仙境却胜似仙境了!
夕阳西下看云山赏不完流泉飞瀑、山峰迥异;看不尽堆绿叠翠、浓荫蔽空,夕阳早已沉下西方的山梁。归鸟啁啾,似在提醒游客夜幕即将来临,我们一行十多人不愿走回头路,便沿步道一路向前。至腾云亭时,有两条路可走,一条向上,一条向下。问今天的领队、人称老武冈的廖队长,他说往上可达云山堂,还有一半的路程。时间不早了,我们只能选择向下的路返程,留下不小的遗憾。下山穿过步云亭,回头一看,亭上一副对联写的甚好:"名山胜游,步云来六九福地;层峦翠接,从头数七一奇峰"。心里想,今日太匆忙,无缘整个云山的美景,就凭这六九福地,七一奇峰,下次还要来好好地游览一番!
夕阳西下看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