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读书笔记3

2024-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冉冉升起的sun

第二辑:教师,才是课堂的起点

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就是教材,就是课堂的起点。教师的精神高度决定了课堂的高度。

你的课堂“简约”吗?

一、“简约”课堂的本真内涵

1.“简约”课堂是一种大气

2.“简约”课堂是一种深度

3.“简约”课堂是一种积淀

4.“简约”课堂是一种自然

5.“简约”课堂是一种经济

陶行知曾说过,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

6.“简约”课堂是一种艺术

二、当前课堂中存在的“冗繁”现象

1.“虚”——目标虚设,貌似多维

2.“满”——面面俱到,过度饱和

3.“渲”——课件绚丽,喧宾夺主

4.“腻”——语言甜腻,辞藻华丽

5.“绕”——关卡太多,徒增弯路

6.“闹”——形式花哨,杂乱无章

7.“偏”——脱离教材,过度拓荒

8.“假”——虚假作秀,毫无实效

三、“冗繁”课堂的成因分析

1.审美偏差,推波助澜

2.包罗万象,不堪重负

3.心浮气躁,刻意求新

4.矫枉过正,过犹不及

5.功力不够,底蕴缺失

四、让课堂回归“简约”

1.进退有度,无为而治

2.主线简明,细节饱满

教师既要避免把课“上胖”,追求主线简明,又不能把课“上瘦”,应力求细节饱满。“简约”就是简单而有品位。这体现在对细节设计的把握上,它看似平常,却蕴含智慧;它看似简单,却深刻隽永。有了灵动的细节。课堂教学才会充实饱满,激情跌宕,隽永俊秀。

3.深度留白,适度补白

教师故意留下空白之点和顿歇之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加以填充,可以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回味。

适当的留白和补白,可以让课堂更具节奏之美、张弛之美。

4.学会舍弃,经济用材

教师只有抓住了课堂的认知冲突主线:学什么—怎么学—有何学,学会做减法,学会取舍,才能让课“瘦”下来。

要让课“瘦”下来,教师还要学会经济用材。1.选材要“少而精”。2.用材要“单而丰”。3.组材要“整而优”。

5.适当静默,胜似有声

6.开放有序,创新有度


给分数一个表现的机会

一、创造性地使用分数

1.减分

90-20-10”,就每个分值做了解释:90分——由于题材新颖,角度新奇;减20分——由于内容过于单薄;减10分——由于字迹太潦草,还有错别字。

“90-20-10”比单一的60分更具有针对性、指向性,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也更大。它不但极大地肯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较为具体地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学生从这个分数中,不仅能看到教师对他的信任,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知道好在何方,差在何处,而且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

2.借分

借分是一种理解,我借给学生的是一种信心、一种鼓励;借分是一种期待,我让学生借分,其实就是想播下期待的种子。

3.空缺分

我让学生自己统计,这并非偷懒,而是煞费苦心。学生自己统计分数,不仅可以知道最后的总分,还可以分析丢分的原因,在内心深处引起震撼。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好地明白丢分的原因,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4.区间式打分

63~93”。63分属于过去,属于历史;重要的是93分,93分是明天的目标。重要的是,学生明白了实现目标的三个要素:上课认真听、作业认真改和仔细审题。

5.分数券

回答问题按照能说明、答案正确、答案有创意分别设置了10分、20分、30分的分数券;听课笔记按照记全、清楚、有条理分别设置了10分、20分、30分的分数券;课堂练习按照及时、正确、订正分别设置了20分、30分、40分的分数券。我一周统计一次分数券,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给予进步奖,新人奖,创新奖。

在教学中,我们不妨也进行有奖销售和透支消费,以激励学生为获得更高的分数而付出努力。

二、灵活运用分数应掌握好平衡

俗话说:“种田人看稻,读书人看考。”

1.“客观”兼顾“人文”

老师不妨先让学生得分,但一定要向学生指出答案中不完善的地方,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信任、尊重和希望,以正面教育的形式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一来,冰冷的分数就变得多情起来。

2.“激励”兼顾“指正”

教师的激励就是激发学生潜力的催化。

教师播撒的是期待,收获的却是创造。

打分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3.“差异”兼顾“公平”

对学生来说,分数不应该是无情物,而应该是一种赏识、一种启发、一种帮助、一种激励、一种关怀。


借班上课,请别小看课前五分钟

一、课前五分钟的“走样”现象

1.过度亢奋,声势虚高

2.基调不符,冲淡主题

3.盲目模仿,东施效颦

4.设置不当,适得其反

5.时机不当,提前兴奋

6.故作姿态,随意而为

7.吹捧奉承,逢迎讨好

8.拖沓冗长,超时超载

二、让课前五分钟成为美妙的前奏

1.衔接内容,无缝焊接

最好的课前谈话,是让谈话内容与教学内容无缝焊接,不露痕迹地由谈话引入新课,由谈话铺垫新课,为学生的新课学习做好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的准备。

2.真情告白,拉近距离

我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适当缩短时间,就算是我们送给在座各位老师的压缩饼干吧!”

3.制造反差,出奇制胜

4.铺垫“孕伏”,预约重点

5.幽默诙谐,激趣引领

我笑了笑说:“你们知道吗?有研究表明,有一个动作能刺激人体分泌快乐激素,使人的心情趋向放松和开朗。”同学们好奇地问是什么动作。我告诉他们答案是“鼓掌”,并问他们要不要当场试验一下。

学生们兴奋地表示“要试验一下”,然后全部集中注意力,跟着我的口令,或是有节奏的齐声鼓掌,或是尽自己所能快速鼓掌,场面热烈而轻松,甚至台下的老师也一起鼓了起来。

6.见招拆招,切中肯

答道:“对,二十多。”全场惊讶地看着我。我继续道:“多十几而已。”

7.欲退还退,以退求进

8.相机点拨,借力而行

我开解道:“这儿是同学们的地盘,你们是主人,我是客人,还希望你们多多关照。”学生们顿时笑了起来,台下的讲课老师也笑了。我继续说:“听课老师也希望你们能多多关照呢,跟他们打个招呼如何?”学生们果真拿出了主人的姿态,大方地与台下的老师打招呼。台下的老师热烈地鼓起掌来。


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看课堂上的干扰现象

一、频频打断,穷追不舍——干扰了学生的学习进程

当众喝问不仅让当事人产生负面情绪,还干扰了全班同学的学习节奏和进程,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原本积极的课堂氛围在教师的不当干预下走向消极。

二、喋喋不休,没完没了——破坏了学生的兴致

语言能否发挥作用,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

“田间的青蛙每天都叫个不停,但是人们一律不予理睬,而雄鸡每天只是蹄鸣两三声,人们听后马上应声而起。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的切合时机。”真正有效的教育多是短、平、快的。沉默有时也会发挥积极作用,因为学生只有静心默想,才能让思想抵达深处。

三、急不可待,造成短路——干扰了学生的回答

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回答问题时充分表达的权利,学生怎么说、想说什么比学生实际在说什么更重要。如果学生想充分表达却被教师打断,被动地接受新知,他表达的欲望和权利就会被淹没,学习热情会被伤害。

如果教师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等待,通过学生的发言发现其感到困惑的地方,再对症下药,就可药到病除。

四、大肆渲染,不着边际——干扰了学生的流程

在某些时候,太多、太过随意的临场发挥会变成过度教育,其效果往往不如人意。

五、指令过多,狂轰乱炸——干扰了学生的思考

六、絮絮叨叨,造成拖堂——降低了课堂的密度

七、批评超限,不依不饶——影响了课堂的氛围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