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保险分析金融保险

如何消除“通胀型”焦虑?

2020-08-24  本文已影响0人  艾达儿Ada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衰退。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国大都使用货币宽松政策来应对。货币超发不禁使人们开始担心,疫情之后是否出现大通胀。

无论今天是否有疫情,似乎“通货膨胀”一直都是讨论的热点。所以今天不分析是否疫情之后会有大通胀。想说说:正常情况下,应该怎么应对通货膨胀。

图片源自网络

首先,通胀未必是一件坏事情。

比如举个大家都爱举的但通俗易懂的例子。现在你欠钱10万块,但你的工资才5千块。对于现在的你来讲,这个债务简直就像是五指山,被压的喘不过来气。但二十年之后这笔钱也许对你来讲就不算个事了,原因有一部分就是得益于“通胀”。

也有人觉得这是个流氓理论,或在教人投机取巧,或觉得不切实际。其实无论怎样理解都有据可依,有理可循。但均不可否认,温和的正向的通货膨胀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通货膨胀出现的现象是: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意味着谁持有的现金多,谁的银行存款多,对谁的影响就最大。可以简单的认为,现金流的大小决定了受通货膨胀影响的大小。所以,在资产配置中,总是强调要丰富资产组合方式,这是保护财富最有效的方式。长期持有现金的成本很高,综合资产回报率总归比单一资产回报率所承担的风险要低一些。】

对于综合资产一般的普通人来讲,如何更好的应对通胀呢?


消费,商品,通胀

体现在消费上,通胀的意思就是,现在的东西比以前贵了,或者将来的东西比现在的要贵。

【对于现在来说,如果你早早的储备了一些商品,并好好的保存了下来,那么你就抗赢了通胀;对于将来来讲,如果你现在多准备一些商品,能够留存至以后再用,那么你也抗赢了通胀。】

当然,通胀一般发生的周期很长,规律性也不确定,所以我们不能用储存商品的方式来应对。但要明白,货币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是供我们使用的商品。理性勇敢的合理消费是对抗通胀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苛责消费重视储蓄,有时并不是太明智的选择。

2016年有一个新闻【200元存款在银行沉睡37年 如今可领本息465.12元】。三十几年前的200元,不用解释大家也知道它的分量。如果这200元是主人公当时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那么如今的465.12元能给到他什么有价值的回馈呢?

图片源自网络

稳定,收入,通胀

工资收入是大部分普通人财富的来源。

财富有进有出达到相对平衡,以维持相对理想的生活状态,即可算得上受益者。稳定的收入是抵御通货膨胀的基础。只要一直有钱赚,就会有基本的保障。

稳定不代表一成不变,而是保持相对平衡。物价上涨的同时工资上涨。如果工资几年如一日的没有任何变化,可能要自己好好考虑一下。想办法让自己的收入定期有一些上浮,以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

增值,自己,通胀

物价上涨真正所对应的应该是财富增值。

如果资产累积的速度超过了物价上涨的幅度,那就是真正的跑赢了通货膨胀。资产累积的过程除了劳动所得外,还有投资回报。对于普通人来说,投资市场有些可望不可即,因为会让财富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写在最后

除了财富以外,我们都拥有独一无二的资本,那就是我们自己。投资自己,增值自己是掌握人生主动权的开始。细心观察身边的人,你会发现懂得投资自己的人,财富增长的速度最快,而且生活品质提升的也最快。

投资自己,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是财富增值最有效自身最受益的办法。

这个投资不用担心损失,会通过增加收入的方式使得资产快速得到累积。

对抗通胀,恐怕没有比这种方式更直接有效的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