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无论考公还是考编,最终上岸的女生偏多?
重庆某地,招录110名公办教师,最终女性录取了90人,而男性只录取了20人,前18名都是女性。
某事业单位,招录10位带编制的员工,结果其中8位都是女性,单位同事以女性居多,男性则越来越少。
据统计,高校辅导员的男女比例在:1:1.75,也就是男辅导员少,女辅导员几乎是男辅导的两倍。
研究生班级里男女比例一比几十是常有的事,每年女生的录取人数远超50%。
大家有没有发现,无论是事业单位考试,还是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排名靠前的大多都是女性,考试大军里女性也尤其多。
就连法院的法官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女性,某疾控中心90%都是女性……
以前说女性能顶半边天,现在看来女性远超男性,已经能顶一多半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是考试的科目偏文科,尤其是在申论写作这一块,女性占到明显的优势。
二是女性先天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所以在面试环节更容易通过。
三是女性对编制都十分执着,因为稳定安逸,不需要承担养家的重担,工资低点也可以接受。
四是女性在学习上比男性更加专心和勤奋,更加擅长考试,容易考出好成绩。
有网友说,女性的思维一般较狭隘和局限,日常易感情用事,表现为极端和情绪化,合作性较差。
如果长此以往,会造成体制内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女领导越来越多,不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而男性具有逻辑、抽象思维,在工作能力、人际社交等方面大大强于女性,在外勤、体力、加班等方面也要优于女性。
虽然男性有这些优势,奈何却因为过不了考试这关,而被无情地挡在门外。
有网友调侃说,以后高层次高学历的女性人才越来越多,中国阴胜阳衰的现象更为严重,照此发展下去,以后将会是女性的天下。
那么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可不可以在招录性别上,多给男性一些名额?或者是对考试的科目和内容,重新做下调整呢?
毕竟男性才是就业的主力军,女性在婚后大部分精力必然会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多给男性提供一些机会,让他们的优势能充分体现在不同的岗位中,男女优势互补这样不是更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