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有感——如果我们面临艰难的人生选择
再读毛姆的《刀锋》,别有一番感受,与大概四五年前初读的收获不一样。几年时间看到的与经历的都在变化,心在变,因此在阅读中关注和从中捕捉的都在变。
心理学上有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叫锚定效应,即人内心的某一情绪与外界某一行为产生链接,而产生的条件反射。有点类似于王阳明先生说的“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营销专家喜欢运用这个效应在人们心中培植心锚,比如:谈到上火,会想起王老吉;说到防脱,会想起霸王;说到服务一流的火锅店,会想起海底捞。
而目前我处于一个重要的人生选择与改变的阶段,这个改变的初衷源于对自我和环境的不满意。我们都害怕失败,都想如愿以偿,但事实是年纪越长,改变成本相对是越大的,所以在做选择的过程中会想广泛地去了解去认识,反反复复地去比较去权衡,甚至不断地扪心自问。如果是这样,一定会感到痛苦、纠结、难受。
《刀锋》不是教人如何选择的书,是一本写实主义风格的小说,作者毛姆塑造的几个人物形象深刻典型,他们有着鲜明的特征,最后的人生路径也截然不同。
初读时让我欲罢不能的是毛姆对人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的动作刻画和表情雕琢,由表及里的内心挖掘和个性透析,所有的描述看起来都是轻松舒适和顺理成章,然而却深入人心。就好像没有怎么努力学习就能考取优异成绩。不知这种能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还是背后勤勤恳恳的磨炼。
而这次再读更多地是从整体性的视角去汲取精华。且不说故事的真假性,看似他洋洋洒洒地写了恰好能串在一起的自己遇到的几个小人物的人生经历,但实际上有一条清晰的内在逻辑贯穿其中,每个人物特征和故事都会使读者反照自身。
书中有句话:一个人能够追求的最高理想是自我的完善。
直到读最后一段文字我才领悟到它想表达的意思。写道:
“艾略特成为社交界名流;
伊莎贝儿在一个活跃而有文化的社会里取得巩固地位,并有一笔财产做靠山;
格雷找到一个稳定而赚钱的职业可以朝九晚六上班;
苏姗得到生活保障;
索菲获得死;
拉里找到了安身立命之道。”
作者浓墨重彩撰写这六个人物,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在追求自我,有人是几乎穷极一生在做同一样事情并乐此不疲,而有人是到了中年或者更老些时开始随波逐流。如果说快乐或者幸福是最终目标,那么他们都活出了自己的模样。
这是从整体性来看待每个个体生命历程,作为特征鲜明的小说人物他们都在坚持自己,从不后悔。但放置现实中一般普通人身上,在重要抉择时经常害怕将来的某一天会后悔,或许是因为在看待事物上的格局过于狭窄,对自我天性的了解太少。比如有人在适婚阶段苦恼眼前人是否真的合适?有人在转行跳槽前会纠结万分。
1.
艾略特。
背景:美国人,古董中间商,有眼光有学问,在欧洲凭借自己的社交能力在上流社会如鱼得水,同时赚了很多钱。选择往来对象非常势利,但对于贫苦人民慷慨解囊,得到了伯爵地位。
追求:有体面的生活,这种体面基于人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和雄厚的资产。
“根据我三十年的经验,我可以告诉你,一件婚事把地位、财产、双方的处境都考虑到,要比爱情的结合好十倍。”
“一个女孩子有一个男孩子这样对她钟情当然高兴,等到她知道她的那些女朋友里面没有一个不心甘情愿要嫁给他时——那么,我问你,从人情上讲,她是不是要把每一个人都挤掉呢?”(指伊莎贝儿迟早会接受格雷的感情。)
“他二十岁,人又风趣。我想我大约能够给她找一个年纪大一点的女人。这会使他成熟。我总觉得,青年男子能做一个上了相当年纪女子的情人,是再好没有的教育。”(嘲讽拉里太年轻,想法幼稚。)
“要涂上防腐香膏,并且提到可以进行这种手术的店铺名字……要穿上祖先德劳里亚伯爵的服装,配上他的长刀,把他的金羊毛勋章挂在胸前。”(办丧礼的指示)
作者详细描述了在艾略特去世前感到非常难过的一件事:没有收到诺维马里亲王夫人爱德娜的宴会邀请。艾略特觉得这是一大丑事,是对他在社交界地位的蔑视。临死前最后一句话是咒骂爱德娜为一个老淫妇。
可悲吗?其实挺可悲又可笑的,我猜想毛姆也是同样的感受。他极力用有优越和嘲讽的口吻写出艾略特的生活品味及与他人的对话,想说明艾略特充满物质乐趣而又悲凉的一生。既犀利又刻薄,但是毛姆懂这个人物。
“假如你说他这种人生无益于时,他会瞪眼望着你毫不掩饰他的骇异。他会觉得你简直愚昧无知。”
艾略特沉迷于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和宗教地位,很难想象一个白手起家的美国人是如何在等级森严的老欧洲贵族体系里攀爬,靠的恐怕是他过硬的社交手段和艺术考究,还有踩狗屎般的投资运气。
从他生前的生活习惯,对晚辈所说的话,到去世时的仪式,无不在表现出他是一个极度虚荣的人。虚荣在这里不是贬义词。假使一个人终其一生能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去努力生活,何尝不是一种高境界的人生追求?多数人往往是足够虚荣却妄想捷径,就像在岩石上试图两步变一步攀登高峰,最后却失足掉进万丈深渊,粉身碎骨。
2.
拉里。
背景:孤儿。美国飞行员部队退役,亲眼看见战友为他牺牲,每年有三千块补助金。与伊莎贝儿、格雷、索菲自小认识,与伊莎贝儿解除婚约后,曾与苏姗同居救助,曾想要娶索菲。游历了欧洲、亚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最后到美国做出租车司机。
追求:“晃膀子”——精神富足的随遇而安的生活。
他向未婚妻伊莎贝儿描绘天马行空的未来:
“我真想能够使你懂得,我向你建议的生活要比你想象的任何生活都要充实得多。我真希望能够使你懂得精神的生活多么令人兴奋,多么经验丰富。它是没有止境的。它是极端幸福的生活。只有一件事同它相似,那就是当你一个人坐着飞机飞到天上,越飞越高,越飞越高,只有无限的空间包围着你,你沉醉在无边无际的空间里。你是那样的欢乐,使你对世界上任何权力和荣誉都视若敞屣。前几天,我读了笛卡儿。那样的痛快,文雅,流畅。天哪!”
与伊莎贝儿解除婚约后的拉里:
“我一天看八小时到十小时的书,这样已经两年了,然后就到一家煤矿去做工……我认为从事几个月体力劳动对我有好处;这会使我有时间把自己的思想理理清楚,使自己平静下来。”
他先是去了英国煤矿工作,后来去了印度,遇到和认识了一些思想家和瑜伽师,学习多国语言和灵性知识,追寻神秘的东方宗教。随后又返回巴黎,写一本不出版的记录书。最后决定捐掉所有财产,回美国做一个“大隐隐于市”出租车司机或汽车修理工。
拉里寻找人生之道的方式并没有比别人高明多少,他是听从了内心呼唤。为了满足自己的理想,勇敢做出抉择,比如放弃势头尚好的工作机会,放弃年轻貌美的未婚妻。
矫情吗?有点儿。文艺吗?很文艺。
可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大概是为了解答永恒的生命问题。是大多数人在人生中的某个瞬间或阶段会发出的心灵拷问。书中已写道:
“你没法子不问自己,人生究竟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
作者对拉里的描写看似超然于世,实则不然。拉里能够逍遥自在,而不至于流落街头的基础是他每年有三千块。三千块不能满足伊莎贝儿想要的生活,但是足以让他随心所欲。诚然,不是所有人会选择用三千块换取精神富足。
“我有一点钱,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
人间百态。总有一些人对于金钱、名誉、权力毫不动心,他们可能无所事事,也可能想要通过阅读和旅行来汲取人生真谛、世间真理,万物要道,求得精神充盈而饱满。
3.
伊莎贝儿。
背景:艾略特的外甥女,曾是拉里的未婚妻,后来是格雷的妻子。生长在芝加哥,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后到巴黎生活一段时间。继承了艾略特的绝大部分财产。
追求:超现实的世俗生活。理性和智慧使她知道选择什么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伊莎贝儿从小的教养方式使她接受灌输给她的那些原则,她并不想到钱,因为她从来就不曾尝到没有眼前这一切的滋味,可是,她本能地感到钱的重要性。钱意味着权势和社会地位。人应当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事。”
从对人生道路和自身天性的了解来说,她与订婚对象拉里其实是一类人,只不过他们追求的道路截然相反。成长环境,周围的人潜移默化地向她传输着世俗那一套规则,她懂得并且笃信生活就应当如此也只能够如此。她决不会嫁给一个“游手好闲”的人。
开始她还试图去说服拉里按照普通的年轻人那样去找一份稳定的赚钱的工作,只要他愿意为了更好的生活去做出常人般的努力,现有的每年三千块不是资助金而是工作收入也能令她刮目相看。然而并没有起效,她无法使他改变,分道扬镳前甚至想用怀孕这种“像是从小孩子手里骗糖吃”的手法来强逼,转念却又觉得这种勾当太肮脏而放弃。
当拉里最后一次向她描绘两个人在一起的未来蓝图后,她斩钉截铁地说出:
“你难道看不出你在要求我做一件我做不来的事情,是我不感兴趣而且不想感兴趣的事情吗?”
当她和拉里解除婚约后,总觉过意不去,于是有这样一段与作者的对话,很有意思:
“我知道任何懂道理的人都会认为我做了唯一应当做的事情。从任何实际的立场看,从人情世故的角度看,从普通的常识看,从是非的立场看,我做得都是对的。然而,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总感到一种不安,觉得我如果好一点,我如果不斤斤计较利害一点,比较不自私些,比较高尚些,我就会和拉里结婚,并且过他的那种生活。如果我真的爱他,我就会把世界不放在眼里。”
“把话倒转来说,如果他足够爱你,他就会毫不踟蹰照你的意思行事。”
“我跟自己也这样说过。可是,没有用处。我想女人和男人不同,女人天生是要牺牲自己的。”
“你为什么不大胆尝试一下?”
“我怕。”
“你非常之爱他吗?”
“我不知道。我对他很不耐烦,对他很恼火。我一直在想他。”
她甚至毫不掩饰自己对物质生活的热爱,并且想要尽早地获得快乐。
“你知道,我是怎样的人。我除非感觉到人行道上脚底下的水泥,和沿街商店大橱窗里有帽子、皮大衣、钻石手镯和镶金的化妆用品盒可看,就不觉得真正的快乐。”
“我只是一个平常的、正常的女孩子,我现在二十岁,再过十年我就老了,我要及时行乐……我要趁年轻好好地玩一玩。”
当十几年后她与格雷组成一个四人家庭,与拉里重逢,再与作者谈论爱情的时候,道出:
“你是不是非常之爱拉里?”
“你这个狗蛋,我有生以来从来没有爱过别人。”
“那你为什么嫁给格雷?”
“我总得嫁人……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像他这样更温和更体贴了……他对我永远那样温柔。他有钱的时候,总要叫我欢喜这个,欢喜那个,这样他就可以给我买来,并且自己觉得好受。有一次,我说要是能有只帆船周游世界多么好,倘若不是因为经济大崩溃,他就会买来。”
“他听上去太好,有点叫人信不过似的。”
“我们曾生活得非常美满。在这方面,我将永远感激他。他使我过得非常幸福……我想我并不真正爱他,可是,一个人没有爱满可以过得下去。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渴望的是拉里……”
“你从来没想过和格雷离婚吗?”
“我决不会和格雷离婚。我们共同经历的事情太多了。而且他是绝对离不开我的。这使人相当得意,你知道,也使人产生一种责任感。再者他在床第之间表现得很不错……在这方面,他使我很快乐……”
”你可懊悔十年前没有和拉里结婚吗?”
“不,当时如果和他结婚,那简直是发疯……”
当她得知拉里要娶索菲,而她认为那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女人,会毁了拉里。她称要不惜一切阻止他们结婚,最后办到了,用一瓶甜酒做诱饵,让索菲再犯酒瘾并一去不复返。
伊莎贝儿是那种决不会为了别人勉强、委屈和牺牲自己的女人。她不爱格雷,也并不真的爱拉里,只不过是永远得不到他,她成全了他的理想,但不允许别人玷污他。她爱自己甚过爱任何人。她不是没有精神和灵魂的芭比娃娃,相反,她是真正在追求作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的幸福。不关心时代的苦难、万物变迁的痕迹、哲学道理的不朽,她只关心自己,超现实的及时行乐,是自私也是理性。
不是人人都如伊莎贝儿这样现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依然有人非真爱不娶/不嫁。价值观无对错之分,只愿我们在做选择时少一些犹豫、怀疑和纠结,而能更果敢、更坚定、更彻底一点。
4.
格雷。
背景:伊莎贝儿的丈夫。美国某早期富翁的宝贝儿子。与拉里、索菲是儿时朋友。
追求:踏实的生活。稳定的工作,赚钱养家。
作者对格雷着墨不多,从他的描述里,格雷是一个家世不错,积极上进,性格随和的年轻人。格雷是单纯的,自认为没有拉里的才华,所以就像追逐现实生活的所有普通人一样。他对伊莎贝儿的爱真诚又炽热的。
泯然众人。抓住时代赋予的良好时机,拼命工作和赚钱,养家糊口,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有固定的娱乐生活。
5.
苏姗。
背景:法国无数画家的情人,最后自己成为了画家,并由一个商人的情妇变成其妻子。育有一女。曾因大病与拉里同居一段时间。
追求:好好活下去。
“苏姗知道得很清楚,自己一个铜子没有,结婚的机会是谈不上的。”
“一个画家说养不起她,但是另一个画家愿意要她,她服服帖帖地接受。”
“画家说要娶一个有钱的寡妇。苏姗完全理解一个男人应以自己前途为重,一点没有吵闹,就和他断绝亲切关系。”
“她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她喜欢艺术家的生活,高兴让画家画她,当模特儿。她引以为慰的是她和那些情人分开时从没有发生不快过,引以为荣的是她能把栖身的画室收拾得整整齐齐,烧得好菜,擅长缝补。”
苏姗世情洞达的程度令人骇然。无论日子怎么样她都好像“满不在乎”,活着就已是开心。
然而也不是毫无感情,她眷恋过一个有鲜明特质的画家,并和他生下一个女儿。然而事事不会总尽人如意,这个画家弃母女而去,苏姗也害了伤寒,随后遇到拉里,拉里与她同居,救助了她。等她病稍好些时,她觉得受了拉里的恩惠,应当主动献身满足他的生理需求亦或者说她自己的需求。
“苏姗有生以来从来没有过这么多零花钱,她很快计算出有了这笔钱,不但吃的穿的可以和她现在的地位相称,还可以供应自己的女儿,并且积攒一点下来以备不虞。”
后来,她接受做一个商人的情人,这能给她稳定的住所和零花钱。因为空闲时间很多,她开始画画,揣摩和糅合以往所有情人的绘画风格,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最后,就连她自己也没想到能够举办个人艺术展并嫁给了这位商人。
“当然我将失去自由,而我是喜欢无拘无束的。可是,一个人应当考虑到自己的前途……我还要替我的女儿着想,我要使她受到很好的教育……亚希尔先生(商人)很慷慨婚后我们能和女儿住在一起,并答应给她一笔厚厚的奁资,使她能嫁个好人家。说实在话,结婚仍旧是女人最最满意的职业。很明显,当我想到女儿的幸福时,我毫不迟疑就接受了他的求婚。”
苏姗说不上是乐观主义者,但显然早已看破红尘。她运用自身的价值的手法相当娴熟。用更现代的词语来形容她,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苏姗和伊莎贝儿的不同之处在于,她的处世观比较“佛”。有,锦上添花;无,微笑以待。
世态炎凉,冷暖自知。一切从自我需求出发,最终服务于自我。当然,要有足够的精明和自制力,不在滚滚红尘中沉沦。如果我们能够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失败时,不自怨自艾,不自暴自弃,那恐怕上帝也会给予格外眷顾。
6.
索菲。
背景:寡妇,独自在欧洲,死于谋杀。是格雷、拉里、伊莎贝儿的儿时朋友。
追求:放任自流。活在当下。
索菲曾有一段完好的家庭生活,两人相爱狂热,结婚多年后上电影院还像情人一样亲热。在一次车祸中,丈夫和孩子当场死亡,她轻微脑震荡,清醒之后就似疯了,开始陷入酗酒、淫乱、吸毒,最后被人剥光杀死扔进了大海。
毛姆对于索菲的遭遇说了段非常优美的话:
“我想她的丈夫和孩子丧命时,世界对她来说已经完结了。生命待她太残酷了,所以她也不管自己变得怎样,一头钻进酗酒和淫乱的堕落泥坑,作为对生命的报复。她本来住在天堂,现在天堂失去了,她住不惯平凡人的平凡世界,因此,绝望之余,一头钻进地狱。我可以想象的出,既然她不再能喝到天神的琼浆玉液,那还不如饮小便的好。”
而拉里忆起索菲少女时的状态:念到好诗会激动的声音颤抖,写诗到入情时会流泪。拉里则认为她给人一种悠闲贞静和灵魂高洁的印象。随后他提出要娶索菲,想要拯救她。
伊莎贝儿为了阻止婚事,设计圈套,用一瓶甜酒,就让索菲重返堕落深渊。毛姆说伊莎贝儿相当于间接杀死了索菲,她不以为然,因为她始终认为:
“一个正常的人碰到这种事情总要恢复过来的。她所以垮掉是因为她本来就有劣根性;天生就是个不健全的人;她如果性情坚强的话,总应该有办法过下去……她变坏并不是这个原因,坏不是由好变过来的。坏本来就已经有了。等到那次车祸冲破她的防线,她就露出本来的面目……她现在变成这样,说明她一直就是这样。”
索菲在掉进伊莎贝儿的圈套时的感想:
“管他妈的索性喝它个痛快!感觉人就像成佛成仙一样。”
“人生反正是他妈的,可是,如果能找些乐儿,而你不去享受,那你就是天大的傻瓜。”
索菲是真正的红尘中人,她的感性与生俱来。假如她钟情于绘画,那必定是个杰出的画家;假如她钟情于写作,那必定是个出色的作家。假如她钟情于音乐,那必定是个了不起的音乐家。但她却遇到了一个人,并且钟情于他,那么这一生都将为爱疯狂。当失去了心头爱,她也就丢失了自己。这是伊莎贝儿永远也无法理解和感同身受的。拉里钦佩她的勇敢,因此懂得。
有人可以把感性发挥到极致,充足勇气,敢爱敢恨。哪怕全世界与之为敌,哪怕违背社会道德世俗伦理,也愿意为了一生挚爱昂首阔步地走下去。
想起经典电影《燃情岁月》里有一句话:
“有些人能够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他们依此行事,这些人最终不是疯了就是成了传奇。”
艾略特如此,拉里如此,伊莎贝儿如此,苏姗、索菲、格雷亦如此。可以说他们都在自己追求的层面上成为了传奇。
有阵子我对于选择充满疑惑,与一位事业有成的前辈聊天。她和我说,有些人的内心如果用心电监护仪来比拟的话,它就接近一条直线,他们的一生是平平稳稳的,不存在上下波动的大起大落。前辈分享了一个她身边真实的故事。
她的一个同学,长相甜美,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优异,每次考试名列前茅,但她放弃了人人向往的保送国外名校的机会。这位同学选择在家里帮忙做“卖鱼丸”生意,每天驻足菜市场。所有人都认为她以后可以是商界或政界叱咤风云的厉害角色,所有老师和同学都匪夷所思,无数次出动人马去劝说她,甚至以为她家庭遇到经济困难,大家都愿意帮她渡过难关,然而根本不存在什么困难。几年后这位同学打算与一位残障人士结婚,所有关注她的老师和同学又惊讶不已,再次派出代表去劝说她,她坚持自己的选择。再后来,时隔多年的同学聚会上,同学们中有的一直未婚,有的离异,有的已经再婚,有某上市公司的总裁,某领域的顶级专家,某行业的精英翘楚,也有创业失败,或者遇上经融危机的。而她很开心地告诉大家鱼丸生意一如既往火爆,回头客源源不断,兴致勃勃地与大家分享鱼丸怎么做,原材料怎么选,有什么吃法,也表示自己的婚姻生活非常幸福,丈夫非常爱她,孩子们很听话。
前辈说岁月在她脸上好像只是轻轻划过,没有留下太多痕迹,身上散发着幸福的气息,根本不会让人产生丝毫怀疑。那一刻,同学们好像恍然大悟,齐齐称赞这位同学的人生方才是圆满。
那么如果时光倒流,其他同学换做她,会放弃当时前途无量的求学之路吗?显然,不会。
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人是兼具一点艾略特,一点拉里,一点伊莎贝儿、一点格雷、一点苏姗、一点索菲的影子。我们既物质又理想主义,既现实又好高骛远,仍在尘世中举棋不定,常常“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这也正是我们感到难受、痛苦、纠结的原因。
无论我们选择哪一种得救之道,是好是坏,最终去向和结果如何,恐怕只有上帝知道。
最后,送上书中扉页摘录《迦托—奥义书》的这句话: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
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有意思 有情调 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