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圣贤书友会圣贤书友会

天长地久:学习《道德经》心得(8)

2021-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若冰_68765

文/若冰

到今天为止,已经认认真真的学习到《道德经》的第七章,虽然说理解的不够深刻,但是觉得受益匪浅。

在前几章的学习中,认识到老子在极力阐述道的存在、性质和功用,用多种方式不厌其烦地阐述道的虚无、且生生不息。

《道德经》的第七章又对“道”的功用做了进一步阐述。

读完这一章让我在进一步了解道的功用的同时,更加深刻的懂得了“谦退”、“无私”的道理。

第七章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直译:天和地一直长存于世间。天和地之所以能够长存于世间,这是因为天和地不是为了自己而生,反而能够长久。

因此,圣人(指通达事理之人)让自己位于众人的后面,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遥遥领先;没有过分在乎自己的生命,反而更好地保全自己的生命。难道这不是抛开一己之私的缘故吗?正是因为没有私心,反而得以成就了自己的私心。

理解和感悟:

谦退

天长地久,是世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不管是对于名还是对于利,还是对于感情,都渴望一个永久。然而,往往事与愿违,特别老祖宗还留下了“富不过三代”的俗语,所以,在追求名利的道路上能够“天长地久”的少之又少,甚至没有。

为什么呢?

今天读过《道德经》第七章的内容后豁然开朗,那就是大多数人没有做到“谦退”,没有做到“后其身”。

很多人在追逐名利的道路上削尖了脑瓜往前冲,甚至对竞争对手打击陷害,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但是,这样的人很多都是会得意一时,或者获得了丰富的物质利益,或者爬上了期冀的名利巅峰,可最后还是财尽利往,甚至身败名裂。其实这些也都是符合于“道”的,盈满则亏。

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是在团队合作中,也不乏一些“傻子”,他们只默默无闻地做自己的工作,在荣誉和利益面前,总是往后退,从不伸手要好处,而这样的人往往受到人们都尊敬,这也符合了《道德经》第二章所言的“功成而弗居”,所以倒是帮助自己成就了不朽之功。

基于这一点,我们在工作、生活中要依照老子的教诲,工作、学习上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敢于承担职责;在利益、荣誉面前,要尽量“谦虚退让”,把荣誉让给他人,越是这样先人后己,越是能得到大家都尊敬。即“先人而后己也,天下敬之”(河上公)。

无私

私心,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是根植于遗传因子里的,是根深蒂固的,是人人皆有的。想去掉私心,那就是要自己革自己的命,这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如果做到了,福报也是不浅的。

那么,我们怎么样去掉私心,实现“外其身而身存”呢?

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的去理解老子每一句话的精髓。

《道德经》之所以被称作“经”,我体会的事,它的每一句话的每一个字都在说明一个道理,毫无枉费之字,可谓字字珠玑,必须认认真真地去体会。

至于生活中“无私”的实例也是比比皆是。就像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时的几万名逆行者,就像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时的几百逆行者。

他们面对情况不明的疫情,他们面对随时可以吞噬生命的熊熊烈火,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冲锋陷阵,而不是畏惧退缩,他们选择了无私奉献,而不是自私自利,他们在集体利益面前,舍小我顾大我。

正因为他们的无私,成就了他们在国人心目中的伟大形象,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是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成就了他们在家人、亲人中的可亲可敬形象,他们让国人记住了他们。

相信他们会因为自己的无私而得到应有的福报,最后也成就了他们自己。

再比如我们学习经典的时候,在自己努力学习理解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心得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这也是一种“无私”。

我相信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坚持这种真诚的“无私”,那么,我们对经典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圣人”的智慧就会源源不断地被我们所汲取。

我们的这种不“自私”,反而会成就了我们学习领悟“圣贤”智慧的“自私”,让我们真正能够学有所得,并做到学以致用。

所以,“天长地久”,即是“谦退”与“无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