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友会师言师语散文

能否记起你的“峰值时刻”

2019-01-10  本文已影响39人  飘逸的云5812
能否记起你的“峰值时刻”

有幸主持我们的第236期书友沙龙,学习的书目就是《行为设计学:打造峰值体验》。“行为设计”是斯坦福大学的福格教授提出的前沿心理学理论,他的很多学生用这套理论自主创业成功,因此这本书值得所有创意人、领导者、企业员工……或者说所有想让生活更美好、更有趣的人一读再读。

是的,在我们的记忆中往往有某些时刻难以忘却,历久弥新。

生活中有句笑话:娶媳妇儿、过年是最快乐的时刻。为什么呢?因为强烈的仪式感给人带来了欣喜。还有在生活中,你的第一次获奖,第一次领工资,第一次上台演讲,第一次晋级和提升等等,可能都会让你终身难忘。特别是那种能够带来欣喜的感觉,书中告诉我们:这种感觉就叫“峰值体验”,并且说这种体验是可以被“设计”的,生活的仪式感是可以“制造”的。

作者发现,所有峰值体验都是由欣喜、认知、荣耀、连接四种要素中的一个或几个构成的,是有原理和方法的。

一、对平淡无奇说“不!”,学会给对方创造欣喜。

仪式,是把本来单调普通的事情变得不一样,而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生存。

给家人做几个精致小菜,配置一杯红酒,就是一个节日的仪式;隔三差五地给帮助过自己的亲人朋友一个电话,和年老的长辈唠唠嗑儿,和孩子去野外看看风景,这些都是不难做到的仪式。

二、生活中有时可能被绊倒,也许被跌伤,别忘了“突破认知”或者

“站起来”。特别是面对低谷状态的自己或他人,来一个拥抱和握手言和,为生活找到亮光。

三、生活中创造里程碑式的事件,享受自己的荣耀时刻。

也许,我们的生活没有那么多彩,但在平淡中寻求一种精进,就可能有一些小小的“荣耀”。

四、生活的社会性,要求我们学会连接与合作,有明确的使命感和激情。因为愿景,使自己的每一天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能否记起你的“峰值时刻”

听着樊登老师的解读,想到了第一次登上讲台的时刻。记得,是校长(也是我的中学老师)带我走进班级的。校长郑重其事的把我介绍给同学们,最后一句话是:“赵老师就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了,我们来点儿掌声好不好?”。就这样,在掌声中我带着心跳加速激动地走上了讲台。

还有,生活中的几次“峰值时刻”也过电影似的在眼前浮现……

能否记起你的“峰值时刻”

很快,一本具有学术色彩的书,通过樊登老师50分钟的解读,激发起现场每一位书友的“仪式感”。

其实,书友沙龙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仪式感。特别是作为主持人,就是把“以书交友”这种读书模式做足了仪式感。比如首先提示沙龙流程,主要分三个环节:书友自我介绍、听樊登讲书、书友分享感悟。

这样书友分享环节往往是沙龙最精彩的时刻。特别是今天的书,

也将书友们带入“峰值时刻”:

有位书友说:老公很不错但缺少仪式感,自己也曾较过劲,但读书多了,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去改变。于是,过节的时候就发给老公红包,但红包收了却没回应;又到节日了,再发红包,还是“石沉大海”;节日又来了,继续发红包,终于有了“谢谢”;又是一个节日,老公先发来了红包。引得大家一阵欢笑,都说:这是用红包“砸”来的“红包”,仪式感也需要积极创造。

能否记起你的“峰值时刻”

就在要结束的时候,一位年轻的书友激动地说:赵老师 ,我想感谢一个同学。

看着一个30左右的小伙子,竟然激动得满面发红语音颤抖,我知道“仪式感”触动了他的内心深处。

我赶紧说,这样吧:你面对镜头说出你同学的名字 感谢一下吧。

因为直播,书童将镜头给了过去 ,他激动地说:姚伟——,我在精神困惑的时候,你鼓励我的话我还记着,感谢你!

此时,现场的人似乎都被感染得有些激动,忽然有一个美女书友接话了:你好,你在叫我吗?咱们应该是同学啊。

全场惊讶了,这是拍电影一般啊!我们目光都投过去了,两人中间隔着一个人,是女友的老公。我也激动地站起来说:这么巧啊,再来一个仪式——握个手吧。

两人的手,在女书友老公胸前握在一起,全场给以热烈的掌声。

这么一说,他俩真的就是同学,只是毕业后十多年没有见过面。当然,正如小伙子说的,他抑郁拉黑了几乎所有的同学。

每本书都有一个使命,真的相信,读书是最好的聚缘,以书交友也是最高贵的仪式。

我们的生活需要仪式感点缀,只要留意你身边每个时刻,就会充满无限可能。

能否记起你的“峰值时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