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读者中国式的评判
读了南翔教授的《洛杉矶的蓝花楹》,感慨万千,围城内外谁都不易,且行且珍惜。小说娓娓叙述引人入胜,很自然地让我走进男女主人公洛斯尔和向老师的内心。
蓝花楹的花语是令人窒息的,绝望中等待爱情。它盛开季节迷幻绚烂美不胜收,却有一个凄美的爱情传说。仿佛也预示了男女主人公的感情。
蓝花楹宁静深远忧郁静谧,清丽脱俗,或许这是洛斯尔对向老师的第一印象。他们从搭车到互有好感到身体沦陷到若离即离到决裂疏远和向的哀求才有结尾两人的见面,却模糊不清模棱两可。
作为一个已婚正走向衰老的女性读者,我未免要用中国式丑陋的世俗评判眼光来窥视。
“没关系的,他一边吻她,一边帮她穿好,道,你的身材漂亮极了,跟美国妞比起来,简直太过苗条了。
他就是这样,里里外外地夸她,这样那样的夸法,以前那个男人一次也没有过。不管洛斯尔出于礼节、殷勤还是本心,她对身体的自信确实是被他夸出来了,连儿子也发现了她着装的风格比在深圳更鲜艳了。”
旁观者看来,这都是男人猎艳的甜言蜜语,洛斯尔明显是先爱上这个新鲜的身体的,世俗的眼光里,另外一个女人永远是男人眼里的追逐。何况世俗眼里一个货车司机,能把一个知识渊博的大学女教授弄到手,洛斯尔赢了。
常理看,老古话是不错的,女人不该轻易献身,男人既得利益,放下与拿起自如,女人不行。所以也别怪有些女人要在孔方兄下脱衣服,既然只是交换就要等价。洛斯尔已然尝过向老师的鲜了,他不吃亏,亏的是身心无法安放的向。即便他们真的走入婚姻,你能保证情欲高涨的洛斯尔能一辈子守贞。那时绝不甘忍气吞声的向老师还是会选择离婚。她的第一段婚姻就是如此。
正因为男人占上峰,所以一旦有了关系的男女,纠结的总是女的。向老师和洛斯尔爆发了观念冲突,她甚至泼妇般摔了他的手机,以致洛斯尔终于看到了他们鱼水之欢的另一面,进而冰冷抽身。反而是向在失落中主动电话舔上去,才有了小说结尾的见面。
既然洛斯尔在小说中是那么的幽默诙谐,身心健康通情达理,会哄女人开心,温柔体贴,还与众不同的知晓天文地理。世俗又来评判了,他为什么离婚?不爱了没激情了有了更优的异性或者突然清醒想恢复单身。小说留白给了读者自己去想象,包括向老师前夫出轨女同事。
这个社会太现实功利,即使曾山盟海誓的夫妻,一旦不等配了,就不愿意回头看一看等一等。洛斯尔离婚了,向老师离婚了。前者在不同女人身上寻找快乐有趣,还要指责女人“她们都太过真实了,真实得只会考虑个人与原来家庭的儿女,再无个人的浪漫想象可言……”
而后者在小说中是个雷厉风行强势的女子,从她生长的环境与曾在婚姻生活中的状态足以说明。虽然她贵为大学教授,在解决男女问题上和泱泱大街声动如雷的大妈没有区别。她会做美食,也苗条清秀,会规划生活,但她不是也离婚了吗?似乎错在男方,却不可置否。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过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之下才有亲密关系,才有安全感,却需要一生的责任去承诺,这中间有许多的人生险象跌宕起伏,更需携手共进非各自飞。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如今已然成为千古传说。越是这样越怀念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三十多年过去了他们恩爱如初。每当生日,都会互相鞠躬谦卑地说“这一生,请多多关照!”其实百惠是一个私生女,没有多少父爱,友和的父母也经常在吵架,而且父亲一向不看好他。因此他俩在步入婚姻的神圣殿堂时,都下了决心,此生无论经历什么狂风暴雨,关起门来就是温馨有爱的家,友和还发誓绝不出轨!
而小说中洛斯尔这么奔放的男人,终究也不是向老师的归宿。向老师就是放开了身子也放不开自己的心灵。对没有婚姻保障的任何交欢,有洁癖的女子都应该拒绝。
保持经济人格与身心的独立是女人保护自己的最佳。女人捍卫自己身子就是捍卫心灵,你迈出的每一步与异性都是伤害,除非你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身子,也不曾动心别人的身子。
向老师对洛斯尔既有生理的渴望也有心理的慰藉。这个男人让她体验了死水微澜的糟糕前段婚姻生活不同的快感。但是不能想象两人走入婚姻的前景是否妙哉。爱情真的只属于少男少女纯真没有污染的原生态心灵。
“ 有一种美丽,是素朴也是璀璨,是幻象也是实感,是肉体也是灵魂,只要绽放一次,就永远不会忘记,不该忘记,不能忘记。”这么美的文字却绽放罂粟花般的诱惑。那是在祭奠洛与向的灵肉吗?洛不是每晚与向隔着手机屏幕挑逗吗,向显然也很受用。他们达到了灵肉结合,却在琐碎小事前分崩离析。
又用中国式的评判结尾“花烛夫妻”才是好!向每一对坚守婚姻的夫妻致敬!而他们虽是自由身终究是露水转瞬即逝,昙花一现。好好的爱自己的另一半,因为“婚姻无论怎么选都是错误的,而将婚姻进行到底的唯有将错就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