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头条号小白理财投资社会热点

中国人的文化素养与营销的巨大鸿沟

2017-03-20  本文已影响20人  DemonLover丶

在快消品圈子里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基本上厂家推什么产品,经销商卖什么产品,很少有经销商能够引导厂家按照市场需求研发制造,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这种方式导致销售员不得不成为推销员,产品已经出来,卖不掉也要卖。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现象,而是凸显了中国人的文化素养与营销的巨大鸿沟。

作为父母,我们很少尊重孩子的决定,更多喜欢“听话”式的教育方式。在工作中也是习惯了“安排、命令”员工,而不是提供更多更有创意的工作方式。基本上每一个员工都十分讨厌准时上下班,如果能够时间自由,我想每个员工都会保证完成任务。即使是业绩为核心考核的销售团队,很少有公司会允许员工可以自由上班。

从上到下,甚至是从高职位到低职位,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信息沟通方式、做事方式,使得中国很难培养顶级的营销人才。大部分营销从上而下,以自我为中心,并不是从下而上,以消费者为核心。没有多少厂家会充分考虑客户的喜好,调研也往往浅尝辄止,感觉可以了,思路就确定了,产品很快就出来了。最终卖不掉,不动销。

一款包装,一句广告语,定价,海报设计等,消费者喜不喜欢,需不需要,多半是老板最终来定稿,老板认为哪个好,最终就确定哪一款,很少会真正征求消费者,听从消费者的声音。

在国外,做咨询有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测试。比如包装印刷出来,要选择特定的目标人群进行测试,真正打动目标人群,比例达到要求,才算是合格的包装设计,才会被最终确定下来。

而在中国,无论是咨询公司,还是厂家都很着急,厂家催着咨询公司尽快定稿,咨询公司草草做调研,按照以往的经验很快确定方案。结果看似很美,卖不掉,不动销。

中国的房地产,基本上全部是这种营销方式。房子的空间架构,一栋楼一模一样。无论老百姓有何种喜好,不得不住进同样的房子。有的企业单位分房,房子盖得一模一样。有的人喜欢大客厅,有的人喜欢大书房,有的人喜欢大厨房,大卫生间,有的人喜欢大阳台。但是,都要住进一样的房子里。

中国人太自我,归根接地是因为太懒。懒得去调研,懒得去深入了解,浅尝辄止、急功近利的心理,促成了不完美的产品上线,不完美的营销手段,最终产品抓不住消费者的真正需求点,品牌成为二流,很容易就被有实力、有战略的对手干掉了。中国急缺优秀的销售人员,如果你想成为这方面的人才,思维习惯就是你最大的发展障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