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兰市的跟风现象是阻碍发展的必然隐患

2017-11-15  本文已影响0人  第一香笔记

跟风。广义上讲,应该是学习,跟随一种风尚或潮流。是一个中性词。狭义讲,是一味盲目的跟潮流,不管是否切合实际。这则是贬义词。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把跟风作为贬义词来用的,指突然盛行起某样东西时,自己没有或缺少主见,不经过仔细思考,盲目跟随潮流,参与,模仿,或可说是价值观的一种迷失。

社会上有许多跟风现象。炒股买基金,买房子,选秀节目,异地求学,出国求学,小孩上兴趣班,学生上名校以及到商场排队买东西等都喜欢在跟风。

跟风现象的出现,表明了多元文化格局中主流文化引导力的弱化,使得一些“另类”文化凸显。媒体要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引导,而不是变本加厉为着所谓“收视率”把大众推向虚幻。

专家认为,对个人而言,“跟风”是一种没有个人主见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对企业而言,“跟风”是一种原创力弱的病态的发展方式;对社会而言,“跟风”狂刮不止,则是一种缺乏创新力的同质化建构方式;对国家而言,“跟风”现象的泛滥,则凸显了在相关法制缺失下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的现实。“跟风热”如果听之任之,将会严重危及社会的基本准则和人们的价值观,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和重视。——引用百度百科

跟风,勿需要创新研发,是拿来主义的一种。不需要动脑筋思考,别人前面走,他人后面跟,在生产型企业上来讲就是不经过研发阶段的投入光去模仿别人的产品。这是利弊考量后的轻装上阵,还是实实在在地剽窃行为?说好听一点的借口就是在借力,即使是得到产权方的许可那也是拿来主义的行为。在首创者成功的影响下往往会有跟风族的跟进,其实他们所认为的商机已经是后知后觉的了。当然亦有人抱有旁观者的思想看着你吃螃蟹,一旦发现无风险地获利就会快速地迎头赶上,美其名曰:“风险让别人去担,只管收果实就行。”

我们知道摩拜单车是首创,迅速地扩散到全国以及发展到海外,这一桶金是创新的回报是理应得到的。然,后面的小黄车等等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甚至于都出现被叫停的共享女友。我的天,一时之间共享已经泛滥。如今的这些跟风“共享”究竟发展怎么样了呢?很多已经相继破产倒闭,这都是没有自主创新下的必然。

另外,像近几年不知道刮了哪道风,玻璃栈道一窝风地上马,这是观光旅游业永恒的商机吗?个人以为,非也!当某个行业模仿到泛滥的时候就是该行业走向衰落之际,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各行各业中为什么会出现盲目的跟风行为呢!其实这就是实质上的投机取巧,不可取也!另外,一切未经授权的模仿行径说白了也是对知识产权归属的一种藐视,专利费那是要在规定年限内上交给发明人的,除非发明者自动放弃收益。使用无偿的发明,用习惯了就在不知不觉中变为偷了,仿佛一切都是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其实却不然,俗话说:“夜路走多了早晚是会要遇上鬼的时候。”到那个时候可能是遇上清算或者是面临行业倒闭的到来。

不尊重行业间的规定约束这是世风日下的一种无奈,当然,这也是后者走向没落的前因。我的每篇随笔都是原创,然,当今很多人或网站竟然都不与作者取得许可就直接剽窃发表,我前面刚贴出去,他们就使用软件快速地偷盗发表在其它网络平台上,这其中多数是个人行为,少数竟然是有单位主管的网站行为。尊重原创连同作者一同转发尚可以谅解,最可恶的是直接屏蔽了原作者,甚至于为了躲避搜索篡改原标题发表。这就是更为可耻的偷盗行径,令人所不齿。在面临这些无语的偷盗行经时,每天打假都打不完,不过,我转而一想,这些使用科技手段的盗贼们再厉害也不会偷到我大脑中时刻存在变数的未知作品吧!于是,我鼓励着自己一如既往兢兢业业地笔耕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继续着我的原创写作。马校长说:“现在很多的机场休息处都有我马云的著作,都把我给代表也真是谢谢他们了。”

上面讲到的是其它行业间的跟风与知识产权的剽窃现象的后果呈现,下面我来谈下兰市中的跟风现象及后遗症。

三十六大行,七十二小行,虽行业不同,但却同理,很多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如何从顺应于兰市到创新于兰市,这需要大众的智慧。光靠抄袭他人的手法,没有自己的特色一味地跟风,最后等待你的未必是收获的财富,大多数结果是适得其反。为什么先行者成功了,而紧跟其后的却遭受了人力、物力、精力等多重重创?很多大兰园是产业转型来的,他们未做足功课,对未来市场走势评估严重不足,再加上用错负责人,这样在短期内花大资金快速地进货,种满了栽培基地。这样的引种快节奏谁能保证所引的种源是创建者自己当初想要的结果?自从有了兰花杂交快速繁殖以后,无序地上市已经使市场乱成一锅粥,但凡经办人员用心有一丁点的不纯,什么样的牛鬼蛇神都会进了栽培基地。

一个大兰场的建立找些爱培者的货源想在短期内实现满仓,这似乎已经不可能。只有把目光锁定到快繁联营的规模化种植基地,这是被现实所逼的不二之选。像这样的规模化种植的不是一个又一个地在复制么!有什么创新可言?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不言自明。另外,像叶艺兰的跟风现象已经到了一个度上了,后面等待涉足者的结果也是不言而喻的。为什么大家都知道玩接力棒是要承受很大的风险,都在胆颤心惊担心自己成了最后的接棒手,为什么就不去创新走自己的路呢?做好调研功课走自己的特色,当形成自己的风格后,必定会迎来美好的未来。这是源自于被很多实施者的洗脑,当一些人被洗脑成了接盘手,其也就间接成了助推者中的一员了,无奈中只有且行且珍重。

在兰花种植上就铭品结构选择,但凡有成就者,其不仅仅是具有超脱旁人的智慧,他们还比别人更加用心,他们往往只种几个铭品就获得了人生中的巨大成功。例如,四川都江堰的含笑兰园莫岱祥先生,就是在低调中笑到最后。安徽的黄国超和汪永宏先生就是主打蕙兰红素,这也是独树一帜。人们对于鲜明有特色的,便会容易记住,这就是已经成功一半了。

我们可以从顾树棨先生的《兰苑纪事》中就“专嗜郑同荷的王老太太”的一段记载中可见,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沪西的王老太太只种春兰“郑同荷”而闻名于当时的兰界,可以得知在兰花上的特色定位显得多么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易被外界太多的信息所困扰,源自于自己的专业钻研没有达到一种境界,所以才易被旁人洗脑所左右从而失去了自我主观判断能力,这才是盲从的根源。很多人一听到种什么就能够快速地赚到钱就奔着去了,没有给自己的艺兰人生很好的规划,这也是一种失败吧,不管你短时间赚得多么地盆满钵满。

在兰花的选育上另辟途径方有出路,走出自己的特色,千万不能搞千篇一律。营销亦需要在创新上动脑筋,我们要记住不走寻常路方有最终的出路。

至于,跟风,爆炒,欺骗,诈骗,作托,这些不良的行径都是作死的节奏,只是时间快慢而已,这是断饮之举,从长远来讲是不利于兰市发展的。

PS:“国香居”三个字是本人用了近20年的网名,在2006年去贵阳参加“第十届中国(贵阳)兰花博览会”期间与彭长荣先生、黄毅先生共同交流时,在黄先生的建议下启动了对“国香居”的注册,由此,这成了一个国字头的注册商标范围涉及花卉农林植保等项。可是,在近十年中就有人在“国香居”三个字前面加前缀使用于微信名和QQ名,这个做法似乎有点在打擦边球之嫌疑。在此敬告广大兰友:中国兰界国香居只有一个,一切涉及到与国香居的来往请与万云坤本人联系核实。一切冒充或多于“国香居”之外的字词,其所发生的任何行为都与国香居无关,特此声明!

说明:本文插图作者叶敏

请加国香居公众微信账号:guolan66166或扫描二维码快速关注,国香居:弘扬国兰文化,传授栽培技艺,交流鉴赏知识,了解兰市动态。即日回复M起所有推送的相关兰花文章都可以检索到,这样方便广大兰友阅读交流!欢迎添加个人微信号:1324981676(请添加第一香笔记2)不定期将举办有奖知识竞赛欢迎关注!

2017年11月02日于国香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