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元旦刚过,母亲就打电话问我回家的事,我吞吞吐吐的说可能买不到车票,到时候看情况吧。
放下电话拿起手机,铁路12306里还是显示无票,每天中午一点钟开抢,我准时一点守在手机旁,缓慢排队死机一分钟,一点零一分所有车次都显示无票,看到无票我放下手机,如释重负松了一口气。
觉察如第三只眼马上看到了,为什么买不到票不是焦虑而是轻松呢?我不得不面对我的本心——不想回家。
犹记得上次春节回家大肚子怀着老二,遭到各路亲戚的“围攻”,姨妈说隔壁小王给他舅舅买了个新手机,右边小张给她姨妈买了张美容卡……舅妈笑盈盈的说下次给她带点护肤品,舅舅责怪我没有送好烟好酒,姨夫问我怎么不请大家去酒店吃饭,小姨责备我没有帮表妹完成基金业绩任务,弟媳说我没有给外甥女买新衣服……七大姑八大姨左一句右一句,例举各种我不关心家族成员的表现,最后逼得我掏出五百元给了个表弟。
事后,身为老大的母亲召集了所有亲戚,说家里所有的人情从不缺异地的我一份,以后春节不要我回家了,以免大家争来抢去。但这样护犊子的做法,似乎将间隙拉得更大了。
凭心而论,我不喜欢人情世故,也不擅长人情世故。如果我送你礼物,那是我的心意所至。如果我没送,你的强求在我来看就是亲情绑架,打着所谓亲情的旗号满足你的欲望和虚荣。
况且,表达心意一定要通过物质的形式吗?从我看你的眼神里,从我关心的语句里,在我为你做的每一件小事里,都隐藏着我微不足道的心意。
所以听到母亲要我回家,想到那些张牙舞爪的亲戚,我的头皮就开始发麻,面对这些我不想面对的人和事比坐在瑜伽垫上冥想难多了,近代精神导师拉姆.达斯说过一句话:如果你认为你已经开悟,回家跟你家人待一星期看看。
第二天,我老公兴奋的告诉我,他帮我们抢到了商务座,我可以带娃回家待二十多天了!“谢谢亲爱的辛苦了” 违心的说完这句话,放下手机内心五味陈杂,这不是一个星期,这是三个星期啊……
回家后,我硬着头皮做了妥协,不想让母亲为难,所以给每家每户备了我力所能及的礼物。七大姑八大姨依旧东家长西家短,但我看到的感受到的似乎和以前不太一样了。在她们的唠叨里,我看到了关心;在她们的指责里,我感受到委屈;在她们的讨好里,我看到了需要认同;在她们的吹嘘里,我感受到无安全感;在她们的各种算计里,我看到了脆弱和害怕;在她们的强行干涉里,我看到了她们如此渴望被看到。
最难的修行在红尘中,我的理解是如果在深山或寺庙里,相对而言比较容易保持心意静止、六根清净、超然物外,但在红尘中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和诱惑时,我们的心很容易被影响和拉扯,从而失去中正。
任何你遇见的,都是修行处。我放下武器,不再争辩,内心某个地方开始变得柔软。与此同时,我明白我们再也回不到往昔的亲密无间了,内心的荒芜犹如野草般疯长……

故乡,是我离开后再也回不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