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行
上周日晚一场大雪,周一出行受些影响。
早晨骑共享单车去地铁站,车轮碾过冰雪车辙时,我有些握不稳车把,就跳下来锁好、还车,走完余下路程,中途经过雪化的黑色水滩,绕行通过。出地铁站到公司的路倒是已经清理干净积雪,比较好走。
晚上加班后打车,碰到一辆车牌号7777结尾的车。
跟司机打完招呼,寒暄了一句下雪还是挺好的,能消灭些病菌。
没想到这一句话就打开了司机的话匣子,他迫不及待跟我分享他最近的倒霉经历:
他小时候几乎没生过病,但是近一年来,首阳、二阳、支原体、甲流,一个也没错过。
去年12月刚放开时阳,今年五一又阳了。偏偏他是个极为注意消毒和隔离的,车座探讨勤喷酒精擦拭——怪不得我上车时注意到后车座有些破旧褪色。
今年10月中旬,他感染了支原体,持续45天每天晚上咳嗽,吃阿奇7天,停药,又吃红霉素5天,仍然没有缓解,最后把雪花梨放冰箱,晚上含梨片,才慢慢好转。
刚好没几天,又甲流了,直接烧到40度。一粒布洛芬,两粒奥司他韦,快速见效。但身体彻底恢复精力仍需要时间。
我听得满是同情,拿出提兜里的橙子送了一个给司机,祝他早日恢复健康。
周二晚上市政府发布暴雪预警,预计周三周四城区还有中雪。
深夜,学校班主任发布了居家上学通知。
周三早晨我醒来看到消息,告诉娃后他很开心。
然而坚强的打工人是不会被小小预警吓倒的,长羽绒服、帽子和手套,全副武装出门。
早晨还只是天空阴沉,雪并没有落下。
上午十点左右,无意间瞟向会议室窗外,细细密密的雪花已经飘散天地间,配合暗暗的天色,让熟悉的街道成为了一张黑白照片。
手机上弹出多个火车车次取消的通知,不禁担心起出差的队友能否顺利回家。还好中午他的航班顺利起飞,大雪中安全降落。
一晃到了晚上。准备下班:西裤换成通勤路上的厚绒裤,皮鞋换厚底防水登山鞋,戴上毛茸茸的帽子(一戴上就被队友戏称为蒙古族),和我的滑雪手套(寒冬骑车专用)。
走出办公楼,天早已黑透,边呼吸清冽空气,边仰头看,微细雨丝或是雪粒频率极低,几不可察。
路上汽车稀少。行人大多和我一样,抬脚落步谨慎,速度不急不躁,配上臃肿冬装,像一只只企鹅。
偶尔过去一辆电动车,外卖小哥双腿伸直跨坐着成A字形,双脚接近地面,增加雪天骑行的安全感。
平时总会有边走路/骑车边看手机的,但今天,大家都在专心地走或骑着,毕竟又到了鉴定地面铺装材料防滑性和自己骨头脆弱性的时候。
快到地铁站时有两段不同的路面。一段是几乎没有冰雪的水泥地,摩擦力大,我不由加速摆臂,走得虎虎生风。另一段则是黑色大理石地面,一踏上就立刻减速,小心翼翼缓缓通过。
虽然天寒地冻,但鼻子似乎更加敏感,路口烤红薯热腾腾的香气扑面而来,本来还好的肚子立刻饥肠辘辘。
风雪夜归人,到家最温暖。感恩我拥有健康和家人。
愿每一个归人,都有一盏守候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