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的深度用户
2016-04-07 本文已影响86人
zoeqing
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很多互联网非常厉害,有很多经验的人。非常有可能就这么改变我的思想,让我走上不一样的路。所以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本质来说,人力资源也就是产品,相比大米包子互联网产品,可能很相似。那么既然如此,衡量“我”这个产品的价值就要靠一系列权重比如:技能硬件,软文实力,公关能力。
在尽量不打扰大家的情况下我在朋友圈做了个实验。
我发现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在一个轻松加愉快的朋友圈,八卦,话题圈子里,深度讨论吸引力似乎不大。故事营销,不需要思考,且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真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 讲自己的真实的故事,简洁排比有重点:效果很广,回复率也很高。
- 普通日常生活,20字以内概括重点:相互互动比较多的朋友。
- 非常具体/现正面临/有待解决问题,找方案:收效甚微。
- 具体事实:收效甚微,不带个人色彩,不加主观意志。
- 比较高深自己其实也完全不怎么懂的命题:完全无效。
其实最让我很惊讶的是,最后一个完全没有人点赞评论的命题,有一个人回复了我在此之前的朋友圈推送。其实换个角度想,也许前面点赞评论很多的不一定是最有效的。就像是公众号,转发加转发,热点再热点,如果道不同路不和,量变会变成质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