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香蕉引起的深思

2021-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九澄_

>>>

10.31号从实验室拿回来了一根绿香蕉,老师让观察它的变熟过程。

我随手丢在了桌子上,偶尔瞥到,它的表皮除了变黄以外,还出现了变褐。

我寻思着吃的希望泡汤了,但看它还没完全黄透,也没给扔。

今天心血来潮,剥开看了一眼,属实惊讶到我了,除了外观丑了点其它都还好着呢!

>>>

实验观察结果:

颜色:从绿到黄

硬度:原果胶分解为可溶性果胶,果实变软

风味:不溶性单宁分解为可溶性单宁,苦涩味消失,酸度下降

可溶性固形物:淀粉分解为可溶性糖,甜度增加

香气:醛类转化为酯类,香气增加

>>>

总结:

这个品种不错,耐储藏,完熟成功,采后品质得到保持。

据推测可能用了小分子诱导技术。

>>>

咱就是说这香蕉yyds,尝了一下,味道不错,并且皮超级薄,原谅我第一次吃到这么薄皮的香蕉。

此外,再一次证明颜值不能代表什么,然而我每次吃东西都是因为好看才吃。

其实有很多水果食用品质没有受到影响,只是表皮褐化和失水了。所以家里储存水果的时候不要只看外观受损就把它扔了吖!


我们这个课上的是《果蔬贮运学》,主要讲的是果蔬采收、采后商品化处理,其中很多涉及到了储藏问题。

虽然平时老师布置了很多任务,学习压力有点大,但是真的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

而且最后期末考试也可难了,我们并不是这个专业的学生,不过从试卷题型可以看出,老师们真的是有在灵活考验学生的水平。

我认为教学的本质其实是要去引导学生培养自学的能力,我能从这边的课程设计以及授课老师看出来,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在教会学生如何获得学习的能力。

可能有时候这种开放性的,课外自学的实践活动会导致内卷氛围的产生,但不可否认,它实实在在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适当将分数、成绩的比重下调,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关注学生个体成长的过程与收获,才能更好地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才能够为社会输出更多可满足需求的人才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