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内向者的心里独白
作为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多多少少都会遇到点坎儿,或者说,比外向者更容易遇到坎儿。躲得过学生时代的校园霸凌,躲不过成年人的刀枪剑影。运气好的能找到知己两三,并学着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中认知、接纳和探寻自己;运气不好的,则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的怪圈,直至走向极端。
内向与外向,本应是天平左右平衡的两端,是时代为其增加了不公平的砝码。正如我们所知,这是一个“外向理想型”的时代,在这里,自信、健谈、善于交际总是加分项,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时刻活跃的外向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内向者会止不住的焦虑,会不自觉的认领外界强加过来的一些标签,如“古怪、不合群、孤僻”等,并开始强迫自己作出改变。
在知乎上搜索“内向”,呈现在最前排的几个问题分别是,“性格内向真的不好吗?”、“内向性格的成长通道该如何打通”、“内向腼腆、感觉自己很闷,该如何改变?”等等,可见很多内向者对自己都有深刻的自我怀疑,我也一样。
自我探寻
内向者的自我觉知都比较早,我从小学就发现自己在“融入人群”方面有障碍。据妈妈回忆,在幼儿园的小朋友扎堆玩耍的时候,我常常一个人托腮坐在角落中。上了小学之后,这个情况也并没有“好转”多少,这时我已经意识到自己跟大多数小朋友不太一样,这样的差异直接导致了我的落单,这对一个小孩子来说是很恐怖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延续下去,小小年纪的我开始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行为表现,选择走到人群里。很幸运的是,在后面几年也刚好遇到了一些合拍的朋友。就这样无忧无虑的度过了初高中的学生时期,这时候所有人都觉得我是一个外向型、甚至自来熟的人,我的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群朋友,我的喜怒哀乐也总被及时的响应。回想起来,也是因为那时学习压力大,留给社交的空间十分有限,我才可以那样游刃有余吧。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大学我再一次全线崩盘了,我不喜欢参加社群活动,只想和两三个要好的同学在寝室聊天。其实这时候的我依然有能力表现的合群友善。但我已经开始学着关照自己,有时候会以旁观者的姿态来审视自己的内心活动,我清晰的意识到自己喜欢安静而非热闹、喜欢一对一的交流而非多对多的聚会、喜欢独处而非陪伴。没错,我就是这么一个内向的人。
image.png要改变吗?
老实讲,我曾为自己的性格感到自卑。内向者有自己独有的优势,这个我知道,但是当我看到身边外向的朋友在侃侃而谈、闪闪发光,还是会忍不住的羡慕,并暗自忧虑,“像我这样不善言辞的人,是否注定要与机会失之交臂?”谁还没点自我实现的渴望呢。
也是因为这样的焦虑,我常常处在一种自我拉扯的状态中。是维持自己最舒服的状态,还是继续强迫自己走出去?《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折中的方式——自由特质理论——在某些“个人核心项目”中超越自己的局限。即,在某些情境下,为了自己认为重要的工作、自己所爱之人或任何自己重视的事情表现出外向者的一面。除此之外,同时还要在特定的场合进行自我监控,根据社交需要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寻找一切线索告诉自己该怎么做,这种做法可以类比为“入乡随俗”。
说白了,就是要在特定的情境下伪装自己、表现出当下适合的一面。在少不更事的年代里,我会觉得这类人太过圆滑、进而产生厌恶情绪。但是现在我已经不会这样想,在坚守底线的前提下,适当的超越自我设定是一件好事。
当然了,有的时候,发挥内向者的本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上帝让内向者成为内向者,就给了他独有的短板和优势。例如在谈判桌上,也许内向者做不到先声夺人,但是却可以做更充足的准备、用内敛却坚定的风格来回击,这同样可以使人处在一个强有力甚至带有攻击性的位置上来完成一次完美的谈判。
这个世界不仅需要光彩四射的演说家和大明星,也需要幕后的操盘者,也需要躲在书房里写剧本的人。各安其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