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月镜》感悟
读《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之《月镜》,作者刘纬。
《月镜》是一篇狐仙题材的小说。
乾隆年间,有位世家公子移居古刹潜心学习经史。一晚夜半发现塔楼上还有微光,好奇地去探究竟。发现一古铜镜前有一女子对镜梳妆,镜中之影竟然有狐狸尾巴。他弄出动静吓跑了女子。后向禅师请教,原来此镜是一古物,称为“月镜”,具有“过之辄写人影”的功能。公子好奇,求得月镜把玩,对镜痴坐一天,仍弄不明白。忽接到家人报信说老夫人身体欠安,他急忙回家,见母亲神采奕然,被母亲呵斥不用功,他转头预回,碰到送信之老人,老人惶惑不解,公子明白是被调虎离山了,匆忙回古刹,月镜已被摔碎在阶前。猜到是那晚照月镜之女所为。月镜碎片里还有一个夹着狐狸尾巴的美女。
最近从《聊斋志异》中汲取养分巨火的就是刀郎的《罗刹海市》,火遍了全球。还有对《西游记》再创作的《太白金星有点烦》也是热得一塌糊涂。可见对经典著作的再创作,也是一条便道。
本篇没有写狐仙的爱情,转而写一个气量狭窄报复的狐。文中写狐仙对着月镜不停哈气,想盖住镜子照出来的尾巴,一个追求完满的美丽狐仙勾勒出来。之后狐仙被惊扰,发现有人窥视,自己有尾巴那点小秘密被发现了,于是心生一计,骗走公子,砸了月镜。可惜,月镜的碎片上还留着她带着尾巴的影子。
故事的结尾比较妙。狐仙的小计谋得逞,摔了铜镜,宝刹损失了一件古物,禅师和公子甚为惋惜,可狐仙想让人看不到的尾巴依旧留在月镜的碎片中。
读完之后不觉会心一笑。老故事写出了新意,摆脱了俗套。
看完之后,个人觉得有两个疑问影响我对故事的感觉。
一个是公子看到狐仙奇怪的动作后去请教禅师,得知月镜年代久远,且有神奇的功能,是古刹的镇寺之宝,还要将月镜搬回寓所把玩几天,禅师欣然同意了。镇寺之宝能随便移动么?文中没说什么理由把月镜搬回寓所,根据上下文猜测,公子有心研究月镜为何有此功能。禅师竟然同意他搬走月镜,不知禅师为什么会同意。
其实第一遍读到这时,以为公子是想将月镜搬回寓所是为了引出美丽的狐仙呢,接下来会发生:在古刹里公子与狐仙发生轰轰烈烈的爱情。我想错了!
第二是狐仙将公子骗走后摔碎了铜镜,摔成很多残片。我特意去查了一下,铜镜很难摔碎,要摔成残片,得用多大的力气和反复摔多少次才行啊。据说钱钟书曾经做过试验,为了验证“破镜重圆”里铜镜是否能一分为二,将家里珍藏的铜镜都摔了很多遍,试验结果是不行。
月镜这个古物铜镜要变成残片,第一感觉是不可能,如果说可能的话,那就是狐仙对铜镜痛恨到极点,使出浑身解数,用上锋利的利器将铜镜切开或剪开。
当然,我也明白作为仙狐类的小说不要这么较真,体会故事本身和表达的意义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