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满都的情怀
一直想写关于加德满都的文章,素材准备了不少,但总是觉得没有合适的角度来解读我心里加德满都的位置……
我是一名普通的国际物流/国际货代的销售员,工作了十几年,总是觉得有些无味。倒也不是工作本身乏味,可能和我的星座血型有关,心中总是有种情怀无法释怀。销售这个职业是为利润而生的,业绩大过天。对于像我这样的有点情怀的人,我都不晓得这十几年是怎么过来的。可能,现实的柴米油盐真的能让人改变一些性情。但是,骨子里我还是希望有那么一个契机,能让我的职业释放出我心中的那股情怀,那把就放出那么一丝一缕也好。真正的机会是加德满都给我的。其实呢,对我来说的机会实际上是加德满都的一场灾难,这么说出来让我着实有点惶惶不安,但事实就是这样。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后一个月内4级以上余震265次。震中位于博克拉,最大烈度为X度,重烈度区从震中向东延伸。[1-2]
截至2015年6月11日,地震至少造成8786人死亡,22303人受伤,中国西藏、印度、孟加拉国、不丹等地均出现人员伤亡……”
尼泊尔是在世界上最著名的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是经常会遭受地震侵袭的国家之一。自有记录的1900年以来,前后共发生了8次大地震。其中就包括2015年4月25日发生的8.1级地震。前一次大地震要追溯到1934年,同样也是8.1级。但,并非每次强地震都会像这次地震这样造成这么严重的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灾民流离失所。
我说的机会就是很荣幸的参与了对于尼泊尔灾后重建的慈善物资的运输工作。这对于我来,是非常非常难得的一次机会。因为比起捐款,能亲身参与到为灾区的人做点事,才算得上触及到我心里那点情怀。
我满腔热血的接下了运输委托,然而,实际的情况远比我想象的复杂、艰巨的多……
正常情况下,通往尼泊尔的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的通过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中尼边境聂拉木县樟木镇的樟木沟底部的樟木口岸通关入尼泊尔境内,那是国家一类陆路通商口岸。樟木口岸优势的地理位置距离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仅有90多公里,因而许多货物包括境外游客都把这里作为他们入藏或出藏的首选线路。
说到樟木口岸,也是历史久远。自1964年建成以来一直作为重要的运输口岸,它其实是一座横贯东西的钢筋混凝土大桥。桥宽8米左右,长45米。桥身两侧筑有低矮栏杆。桥头中国一侧建有友谊室和八角形友谊亭,供过往边民和观光游览者住宿休憩。而过了地上的分界线,你就来到了尼泊尔。 过境,从樟木中国边检下到友谊桥约8公里,落差有百多米,可以步行(1.5小时)也可以搭车(10元/人)。过了友谊桥就可以抵达尼泊尔科达里边检处。可是,在受到这次地震后的山体滑坡的影响,樟木口岸不得不封闭。至今樟木口岸也只是在一定时间段才能通行。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接受客户的这种性质的货物运输委托在心里想的更多的是责任感。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突然间少有的急恐慌乱。因为,多少灾民、救援人员和志愿者在第一线上等待着这些救援物资,真是刻不容缓。我从事十多年的货物运输代理工作,遇到的突发事件也是数不胜数,但,唯独这次我是从心里被一股热油给炸开了花。
这样的情况下,也只能迅速的改变线路,实施第二套运输方案,从西面的吉隆口岸做出运。吉隆口岸是中尼边境贸易的通道,位于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吉隆镇热索村境内(从吉隆镇驻地到热索村25公里),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吉隆藏布下游河谷即著名的景区吉隆沟。是216国道(新藏公路二线)的终点。与樟木口岸隔山为邻。
吉隆口岸自197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二类陆路口岸,曾经设有海关、商检等部门,后因樟木口岸的繁荣,吉隆口岸进出口贸易基本停止,海关、商检等部门随之撤销。随后在1987年国务院批准吉隆为国家一类陆路口岸。交易除以物易物外,多以尼币和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随着中国的发展,近些年来,中尼贸易日益繁荣,在2014年吉隆口岸再次扩大开放。热索村狭窄的铁索桥改为宽阔的石板桥,三代热索桥并排而立,成双边贸易的历史见证 。直到今年2017年04月,国务院批准西藏吉隆口岸扩大开放为国际性口岸。
但,选择吉隆口岸也是有问题的,问题就是通行受限,对于车型较大的车辆无法通行。为此我们多花了很多时间来解决车型的选择和装车的方案设计。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货物还是顺利的运到加德满都。这个过程中的艰辛和曲折,其实及其的复杂。但是,时至今日回想起来,过程在我的脑海中变是那么模糊,模糊到我都无从下笔描述。可能,对于我来说,这个业务的结果太重要了,重要到付出再多都不会在意,更不会牢记。我真真实实的从这次运输业务中感到了一丝满足感,这是我从业以来真的不曾有过的感受。那种满足更接近幸福,比其他的形式更幸福。
我的价值观让我从小到大只羡慕两种人,一种是靠兴趣爱好玩着谋生的人,一种是职业可以造福或者给予他人帮助的人。可惜,我是名销售,天生为利润存在的职业。十多年来一直没有探寻到可以让我的职业和我的价值观重叠的点。直到这一次机会的到来……
自此之后,我一直着重的从事着出口加德满都的运输工作,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积攒的经验也算是很充足。最重要的是我为此乐此不疲。有些时候,方向对了,路走起也特别的带劲。如果可以,我希望能让我的职业的后半生都为了加德满都商路而奔波,为了我的那么一丝情怀奔波!
当我不经意间再次听到汪峰的那首《加德满都的风铃》的时候,心中那股情怀涌动……
“就像我们都不曾见过
那串加德满都的风铃
它不在这里 它无处可寻
可它在我们心底 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