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常识(科三第九课)
这节课庞老师给我们普及医药常识。
伏尔泰说:常识并不那么常见。
庞老师对于常识的概念搜索与总结如下:Merriam- Webster词典将常识定义为基于对事实的简单感知的合理而谨慎的判断。常识意味着关注显而易见的东西。这并不容易,因为人类与生俱来的生动想象力,让我们往往迷失在幻想中。生命是一系列遵循逻辑和概率定律的普通事件。它们对我们的幻想漠不关心,所以需要仔细、准确地自我引导和常识积累。(庞老师提到一本好书,洛克的《人类理解论》,据说可以了解到自己的想法是怎么产生的,听起来比较有意思)
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医药分开的。医药分开的历史起源于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期,这位伟大的统治者生病了,医师给他下药太重,致使其年仅33岁就溘然长逝。从此以后,医药分开。
药学包括制药学、药理动力学、药用化学和药理学。而药品本身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物质,其可以透过细胞膜到达人体有炎症的地方并与之火拼。我今天才知道,抗生素本身并非毒蛇猛兽,相对而言比较安全。因为抗生素是靶向的,即使吃错了也只是对肠道菌群有影响,但并不会去攻击人体器官。当然,抗生素滥用的话还是会影响人体健康的,毕竟,肠道菌群长期、严重失调会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关于添加剂,一直以来对其也有很多误解,认为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的食品都是好的、安全的。事实上,不仅食品,药品里面的添加剂更多,比如将药品压缩成固体溶剂时需要加入凝结剂,吃到胃里需要迅速分解吸收发挥作用,这时候需要崩解剂等等。“是药三分毒”,不仅药品如此,只要人们吃进去的东西,都会具有这样那样人体不需要的成分,这就涉及到食品药品的纯度要求问题。庞老师问大家,食品与药品,谁的安全纯度要求更高?我们都觉得应该是药品的安全纯度要求更高,毕竟涉及到治病救人,人命关天的事情。可事实上却是食品的安全纯度要求更高,因为除了少数人需要每天吃药之外,食品却是所有人每天都要食用的。
人体是一架异常精密的“机器”,不管是面对食品里面的有害物质,还是药品产生的副作用,都能产生相应的应对措施。比如巨噬细胞,就像鱼类当中的清道夫一样,以人体内的细菌为食,也在吞食我们体内的癌细胞,保证身体里面的癌细胞不会复辟,让我们不会变成癌症病体。但如果巨噬细胞活力不够的话就麻烦了,病毒细菌吞也吞不完,人体就会转变为病体。好在有植物多糖等可以为其增加活力,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关于免疫力,确实是一个庞大的评价性概念,是识别坏细胞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身体各部位协同合作的结果。
医学,竟然是非完全科学的领域,因为有安慰剂效应的存在,也因为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药物,是食用时导致生物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化学物质。药品,是用于诊断、治愈、治疗或预防疾病的药物。这两个概念理解起来有点难度,难道说的不是同一个事物吗?就像食品药品的保质期,原先一直以为是一个绝对不可以突破的时期。现在才了解到,有些物质是不大可能变质的,比如盐和糖。还有固体药品,一般不超过三年皆有效。可一旦包装出售,则必须标明保质期,属于绝对性要求。换句话说,有些药品,过了保质期药效也存在。就像这次“退烧药”短缺危机,很多人翻出家中过期药品,吃了同样达到退烧效果一样。
关于蛋白质,庞老师有一段形象化的描述:织成衣物的短毛线,每一丝代表一个分子;拧成粗毛线以后就是一级蛋白;团成毛线球即二级蛋白,织成衣物就是三级、四级蛋白。蛋白质之间是有吸引力的,当药品与蛋白质相结合,由蛋白质将其带到人的全身,这样的行为有个专门的名词,叫“药效动力学”。药品吃进去,总要通过某人体器官代谢出去,因为其毕竟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这样的行为被称为“药代动力学”。
每次去药店买药,总有销售代表不遗余力地向我推荐中药,理由是中药没有副作用。事实上,任何一种药物除了可以治疗疾病之外,还会因为食物、饮料或者其他药物同时使用而发生相互作用,迫使药物分子与其他非预期目标相结合,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所谓受体不同,药效不同。这次全民免疫活动,对有基础病的人来说特别艰难,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其长期服用多种药物,这些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致使其个体与常人不同。如用新药,则对原先的身体平衡产生影响,短时期内建立新的平衡难度很大。
一般的副作用,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可以缓解,不良反应属于其中坏的副作用。但并非所有不良反应都是无用的。比如X射线对人体有害,但后来发现可以杀死癌细胞,被用作放射治疗。
就这样吧,其实还有许多有趣的话题,比如“肥皂剧”,比如为何很多药企没有新药研发部门?比如药效与结合亲和力,激动剂,拮抗剂,反向激动剂等等。每一堂课都是宝藏,只恨自己不够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