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一篇高质量的听书稿?
写听书稿注意事项:
1.降低读者阅读门槛,让更多的读者用高效有趣的方式接触到更多的图书;
2.文学、小说等有故事情节的作品,尽量优先还原故事内容,让读者明白这本书到底在讲什么,在此基础上再对作品进行议论和评论;
3.更多读者期待听到的是书籍核心内容的呈现,而不是解读者自己过多的对书籍的见解,听书不是书评;
4.在有限的篇幅内,讲述完书籍核心观点后,适当地画出该书所属的坐标系,对该领域的知识进行串联。

开篇写法:
第一部分:一般而言,每个平台的听书稿,都有一个标准的开头。
1.最直白、简练的语言,点出书中精髓(能引发读者共鸣或者能给读者预期最佳);
2.能让听众产生共鸣般好奇的与书本相关的设问。

在第二到第四部分,每个平台的要求均有不同,一般而言,包含以下内容:
1.切入点、破题:一般1-2个段落,不易冗长
2.可选方法:场景化描述/举例、数据统计、调查、亲身体验、趣闻等等,总之,引入本书话题,介绍书籍相关来源和背景概况。
3.紧跟切入点,立刻点题。全面展示全书的宏观观点、亮点。一般为1个段落,狠砸全书核心知识信息。
即:全书读完,你认为全书探讨和传递的,最核心的价值观,知识精华,观点是什么……从宏观的角度,总结或亮出全书的最出彩之处。
对于纯方法论书籍,或者的确有多个核心观点的书(十分少见)或者你觉得全书总观点有必要分成几个的,可以适当排列叙述,但不宜过多。

4.作者概况:一般一个段落
重点介绍本书作者履历中的亮点或有趣、特别之处,以及与其他作者、书籍的渊源、联系等,作者没有亮点的,可以考虑一笔带过,简单介绍。
“几乎没有人,在喜欢上一本书之前,会喜欢这样冗长的作者介绍。”
第五部分,全文大纲导游:一般一个段落
【一般全书组织3个重点方面最佳,此段相当于一份预告和大纲,向听众宣布你接下来要讲述的内容,提前给观众定出坐标、兴趣点。防止听众掉队和跑偏,消除不安全感。】好的重点,是为了给予读者预期、吸引读者兴趣。
在你对内容进行提炼时,可以记住四个点:
1.很牛叉;2.很简单;3.你不知;4.你错了。

举例说明:
很简单:第一个重点是:理解人类发展史并不难,只需要了解三场革命,就可以知道人类从何而来。
很牛叉:第一个重点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作者的著作,让无数人类社会学家叹为观止。
你不知:第一个重点是:其实人类是通过想象编造出虚拟故事来支撑起了整个人类社会!
你错了:第一个重点是: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农业革命,其实是史上最大的骗局!
作者可以几个重点化成自己的话表达,然后再运用这四个重点调整。

第六部分,正文部分。
听书稿在呈现的过程中,是使用音频交付的,故而读者更需要的是兴趣(故事)+干货的驱动,而不是繁琐的逻辑。
总结部分:需要再次为用户回顾要点内容。这里的回顾,并非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用更精练的语言进行加工提炼。
无论是听书稿还是以后所有的文字作品,你都要抓住优质内容不变的底层逻辑,再结合实际情况灵活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