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透人性
讲透人性
无意中听到 薛兆丰老师《经济学课》里面的课程,讨论到人性问题。性本善与性本恶,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到,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哲学命题,不同的情境造就不同的答案。当然,作为一个教师,我致力于以性善的眼光来看待我每一个学生。今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是否更加符合接地气的社会生活。一直认为,经济使人产生更多的需求,引发更多的欲望......直到今日,恍然大悟,生活无处不经济,离开经济谈人性,却也是一大误解。
人是自私的—> 他有爱心 —> 爱心有限,爱心不能扩张 —>于是我们需要一个陌生人互助的平台,那就是市场。

1.人的爱心有限,随着距离拉远而下降
亚当·斯密说了第三句话:“人的同情心,是随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拉远而急速下降的。”
我们自己看看,我们自己手机里面的通讯录,里面有多少人呢?微信里面的联系人有多少啊?几十人是至少的,很多人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
那我问你,这几百人上千人的朋友里面,有多少人是真正爱你的?有多少个是你拿起电话来,对方就放下手上所有的东西,听你倾诉的?有多少人是说我要借钱,我需要帮助,对方就不顾一切不顾成本的去帮你的?
有20个吗?有10个吗?有5个吗?很少的。这是说,我们只能爱很少的人。爱心是不能扩展到很大的范围里面去的。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面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我们假设伦敦有一位非常得体的绅士,这位绅士听说,远在东方中国发生了一场地震,这场地震让中国人全死了。这个消息传到伦敦,传到了这位得体的绅士的耳边,这位得体的绅士会做什么?你猜他会做什么?
他会首先拿出地图来查一下,中国离伦敦有多远,先看看这场地震会不会波及到伦敦。一看,半个地球呢,很远,伦敦是安全的。
然后他会做什么?他会哀悼一下死难的中国人,他会到微博上面发一个蜡烛,概叹一下人的脆弱,大自然的强大。
然后他再干什么?该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他会回到自己的生活,关心自己的起居饮食。这时候,如果他自己的手指头被刀割了一下,这件事情的重要性,那就远远比发生在中国的事情更重要了。
你要注意,这是一个得体的英国绅士,他的爱心也就这么一点。这是一个正常人的应有的反应,也就这样了。
2.仅靠爱心不够,陌生人互助需要市场协调
所以,亚当·斯密非常睿智的看到了这一点:
我们终我们的一生,花一辈子的时间,都很难赢得和维持几个人对我们的友情和爱情,但我们无时不刻需要成千上万人的帮助。我们看看自己吃的穿的住的,有多少人涉及其中,有多少人在帮助我们,但他们都不爱我们,他们都不认识我们。这怎么办?这么大的一个空隙怎么填补?
答案就是市场。市场是一个陌生人跟陌生人之间打交道的地方,是一个陌生人服务陌生人的地方。
3.人际互动二分法:小圈子靠爱心,大世界靠市场
所以这是一种二分法:
人是自私的,他有同情心,他能够爱,但是爱是非常有限的,随着人与人的距离的拉开,爱就会下降。我们不能靠爱,爱是不够的。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市场。市场是陌生人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地方。
所以,亚当·斯密有另外一句名言:
我们每天之所以能够吃上晚饭,不是因为面包师,不是因为屠夫,不是因为酿酒商,他们爱我们,他们的慈善,而是因为他们要自私自利,他们要追求他们的利益。每当我们跟他们做生意的时候,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什么,而是说他们需要什么。
我上课的时候,我总是跟同学说,你们为什么应该学点经济学,经济学为什么对你们会有帮助。而我从来不会告诉同学们我家里还缺钱,要买一个洗衣机,要买一个微波炉。
商业才是最大的慈善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个连续的光谱:
人是自私的—> 他有爱心 —> 爱心有限,爱心不能扩张 —> 于是我们需要一个陌生人互助的平台,那就是市场。
我们不会把陌生人跟陌生人打交道的规则,用到我们的小圈子里去,不会把市场的规则用到家庭、用到朋友圈里去。同样,我们也不会用家庭里面的要求和标准,去要求社会上其他的陌生人。